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推广 -> 文学写作
宣传推广
数字资源
文学写作
书法绘画
摄影天地
名家风采
网站公告
法规制度
免费开放
展览室
展览室
阅览室
阅览室
图书借阅室
图书借阅室
非遗展室
非遗展室
多功能厅
多功能厅
电子阅览室
电子阅览室
文艺团体
·音乐戏曲舞蹈家协会
·书画家协会
·摄影家协会
·作家协会
·女子锣鼓队
·开门红女子腰鼓队
·夕阳红秧歌队
文学写作
汉论第五
发布时间:2013-03-07  浏览次数:1231 次  来源:太白县文化馆
 

由于二世皇帝使民不告而知的的暴政及使民无力而达的贼政,最终断送了秦国。秦国象一位中年健康的人突然心脏悴死一样灭亡垮塌了。支撑国家的重臣王翦离世,李斯在始皇帝身边伴君如伴虎的心也轻松了许多。在二世面前李斯是长辈,始皇帝的几位公主都嫁给了李斯的几个儿子。始皇帝病死河北沙丘平台之后,国家的股肱之臣就剩下李斯与蒙恬了。蒙恬由于受亡秦者胡的方士之言挑唆而拒胡守边去了,李斯成为国家既要主内又要忙外的第一大臣。一朝天子一朝臣,起初李斯对二世皇帝也劝谏开导他,不要太纵欲声色犬马之中,身为国王应以国事为重,对二世皇帝是用了一番苦口良言。毕竟秦国从他辅佐始皇帝成就霸业到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其中凝结了李斯一生的辛劳。当时国家尚且离不开二世这个草包也罢,凡事李斯是朝着好的方面打算的。

但很快的李斯就看清了二世的所作所为,明白了二世皇帝狂犬一样的性格,秦人暴怒无常坐立不安后必悔之的共性李斯是深有领教过的,李斯是战国后期的大明白人,也是看着二世长大的。从年轻时看到中原及江南对于人才的弃之不用,特别是他的祖国对于屈原等人的政治迫害,然后师从荀子库苦苦修炼,提着人头与始皇帝周旋了一生,没有大智慧大气度很难走到今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局面,对二世皇帝连昏君也不会当的草包了若指掌,昏君诸如阿斗之类的自己干不了让给贤能大臣去干,自己坐在那里享清福也算是不错的好昏君,但二世不是那样会当昏君的人。虎狼好伺候,虎狼吃饱了也就安宁了,但狂犬难伺候,不知什么时候狂犬会对人发动突然袭击,二世就是这样的狂犬。李斯能辅佐始皇帝成就霸业,而且秦之国策大都出自始皇帝与李斯二人之手,文化统一就是李斯亲自操刀捉笔,始皇帝统一中国前后的大国策大都来自于李斯的智慧。李斯的才能是当时中国人公认和信服的,他所处战国第一大才的地位无人能及。能辅佐始皇帝扫灭六合实现国家的大一统,辅助二世来说其能力绰绰有余。

面对二世的胡作非为,李斯就象司马迁所遗憾的那样,失去了作周公的机会,事实上在二世面前谁也无法作周公。李斯何尝不想做周公这样的贤能呢,李斯是通易明史之人,也是当时的大儒。但二世不是成王阿斗。此时的李斯也老了,回头看自己的一生时,对自己由上蔡的一介贫民一下子突然飞黄腾达,自己也感到茫然。相府门前每天成百上千辆公车在车来人往中运行,最多时一天达到2000辆。这在当时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达到如此现状,国事大忙,国事的运作也是实验阶段。三皇三代时没有,李斯在破天荒。中央政府在行政上一竿子插到底,国家事无大小最后都聚集到始皇帝与李斯二人这里最后把关。君臣二人每天面临的是文案如山周公吐甫的政治事务,二人也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征战六国是手段统一后如何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才是当务之急。因为此举是在结束中国从三皇五帝时代小国寡民神治天下的政治状态,一切都是在前无古人之中运作政治,所以李斯就成了当时中国最忙的人了。国家象一辆高速运行的快车无法停下来,而且始皇帝的心胸太大了,对他来说他的国家没有疆界,秦军打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国界。但始皇帝象山崩一样坍塌时,二世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却只干了这些事:一是为先人修墓尽孝,始皇陵及关中以咸阳为中心的宫殿群大兴土木,去当这些工程的指挥长,然后由赵高指鹿为马结党诛杀异己,紧接着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大开杀戒,将国家如此繁忙的事务全推给了李斯臣相。北方长城每天要有大量的军情公文,南方南征军粮草供应兵员组织每天要有详细战报,如此大的疆域国家各级政府的行政公文人事任免要上报处理。二世是昏君但李斯为相时期国政未荒,李斯在中国政治制度创建人之所能善治万物开始人治天下的作用,无人能及。

至于李斯放弃作周公的机会,是两相情愿的事,不是李斯一方面的一厢情愿的事。除二世不让作周公以外,李斯自身愿不愿意能不能做也是问题。李斯不象苏秦张仪那样的无国籍人士,李斯对他的祖国楚国来说应该是有感情的。始皇帝灭六国时遭到最严重军事打击的就是李斯的祖国楚国,北方各国到始皇帝时期已是不堪一击了,基本上没费多大的气力就解决了问题,秦统一中国的战争最终是灭楚的战争。对于自己的祖国被自己亲手所灭亡,应该是李斯一生身上的思想包袱。基于此之上,他对二世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不难理解了。李斯对二世的态度是江山是你先人打来的,坐也罢踢也罢由你二世,我李斯说归说劝归劝将身为老臣的责任尽到了,至于你二世爱听不听,天大由天。你二世爱咋办就咋办。所以在同与二世赵高合谋宫廷政变中李斯基本上处于不作为状态,自己松手了,因为此时李斯也确实老了,没有以前年轻时谏逐客害韩非的政治灵感了,显得迟钝而老讷有点不象李斯臣相的作风了。最终在官场斗争中小视后起之秀的赵高而被具五刑腰斩于市。

此时支撑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臣王翦离世,李斯蒙恬被害国家支柱垮塌,秦对原秦国民众无休止的兵役,对六国民众无休止的劳役,民怨沸腾。始皇死而地分的方士之言,六国的复仇之战即将全面展开,始皇帝余威振于殊俗已渐渐远去,国家即将变成遍地干柴烈火的火场。就差来自于贫下中农阶层的陈胜王大楚兴的揭竿而起。王侯将相没有天生地就的,在泥于水中楚人终于发难了,这一天来的太晚了。汉王张良宁愿东躲西藏不肯出头露面,忍着,霸王在东楚有吃有喝虽有愤怒也怕出头露面,忍着,韩信一家老少大小锅都揭不开流落淮阴市井当乞丐也不肯出头露面,忍着,萧荷作为小知识分子稗吏在那里夜观天象更不会出头露面,继续忍着。所以毛主席所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的英明论断,给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暴动作了正义与精彩的论述。只有陈胜吴广以大无畏的气质拉开了推翻暴秦的序幕。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楚人一人发难而七庙隳。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大战从楚地拉开大幕以后迅速遍及全国各地,二世亏了先人的末日到来了。天不亡秦,二世胡亥断送了秦国,苍天既雨金于秦,又将李斯留在了秦国,二世自毁前程。

楚人迅速沿襄阳至彭城之间的长江一线焚烧捣毁琴的各级郡县衙门府治,将秦南征军的精锐之师迅速隔绝于岭南,迫使秦南征军就地解甲,只有很少一部分参加了反秦武装。在江南一带迅速形成了各地的群雄并起,地方旧势力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江南各地产生了规模大小不等拥有相当实力的反秦武装,秦失江南。此时赵高对二世皇帝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天下太平民心归顺。其实此时人们惧怕的是始皇帝的余威振于殊俗,并不怕二世这个娘的儿。

陈胜吴广起义历经半年称王后失败,被始皇陵民工组成的民工军打垮,给反秦力量造成了一定的失败情绪。但楚文化造就的楚人不会轻易甘心失败的,暂时的失败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仇恨掀起的巨浪会一浪高过一浪。在原楚国旧臣中,项氏以其世世为将的政治感召力,楚军迅速集结在以项梁项羽为主的反秦力量周围,早有取而代之始皇帝地位的项羽以其出众的个人英武成为新的军事统领。此时的楚军已不是怀王领兵在蓝田原上摆阵吓秦人了,霸王对于秦楚500年来的新帐老账一齐要算,要找的正是秦二世的老巢咸阳。解决了南征军,始皇陵的民工军之后迅速北进江淮斩杀三川郡守李由,李斯臣相的长子始皇帝的驸马,击杀王翦之孙王离,形成了秦东大门洞开的局面。以项羽刘邦为首的楚军在怀王之孙心的协调下,作出了消灭秦最后一支主力军河北军和西入关中先入关者为王的斩首行动,一举将战争从江南推向北方大平原和秦立国的关中盆地。两支楚军同时北伐,一路由霸王率领打过黄河直扑章邯的河北军,一路由汉王率领北出武关与秦关中残军决战于蓝田,楚军的两个成语概括了楚军的决定性胜利:霸王的破釜沉舟,汉王的约法三章。

刘邦入主关中与民约法三章,是要表明汉王要与民有约先告而知,约好了下面是有下文的,不是到关中来转一圈就走。封好府库接受子婴的投降仪式,秦失其鹿有了初步的结果,此时汉王作出此举是因为后面有左膀右臂张良萧荷,然后回军灞上劳军休整。另一个成语就是霸王的破釜沉舟,即中国人的砸锅卖铁豁出去不过日子了的性格,这一举动是秦军逼出来来不得已之策。长城军也即河北军是秦军主力中的主力,在秦楚500年来的较量中楚人一直是在失败的情绪之中笼罩着,秦楚之间楚军大多是以失败而告终,这是巨大的精神压力,不拼命不行,而且章邯的长城军在50万左右。秦人是在战争中出生在战争中成长,在战争中兴衰,一生离不开战争也是秦文化的一大特点。对战争之道秦人是深通的。但秦军此时南军与北军面临的问题是一致的:面临被分割包围之势,这是秦军失败的主要因素,即战争的大势已去。秦军北据长城始皇帝的秦弓阵胡人既怕又恨之入骨,长城以外的胡人要报仇,向北无出路,身后的晋陕大峡谷与黄河阻断了回关中的后路,长城军面临与南征军同样的问题,存在着被胡人与齐楚燕韩赵魏合围之势,而且长城内外不具备两广及中南半岛就地解甲的条件。六国的复仇之战已全面拉开大幕,秦人欺韩坑赵水淹大梁的深仇大恨中原各国要报仇申冤,霸王以一路所击者破所挡者服的威猛之势,从长江打到黄河直逼长城脚下,中原五国相继恢复了军队重整旗鼓步步紧逼,秦军在且战且退中被挤压在河北一带的长城沿线,战争的胜败已初步明确。在军心方面面临的是为谁而战的问题,此时秦国内乱不断赵高杀了二世子婴又诛杀赵高九族满门抄斩。战争中士兵不知为谁而战,也就停留在战役的应付上了,打一张是一仗,能胜则胜能败则败,胜败来说没有思想包袱。

霸王楚军的外围有北方各国的盟军,但这些盟军与苏秦担任约纵长时的状况基本上一样,其军队不过是在外围呐喊助威而已,真正打垮章邯长城军的是霸王的楚军。但燕赵韩魏四国在秦军外围的破坏作用不可低估。经楚军的几次军事打击之后秦军已伤亡死散过半,秦军在原赵国之地逐渐回缩向黄河靠近,准备沿以前灭赵的老路返回关中,但这只是理论上和军事地图上的事。秦赵之间不会放开黄河渡口,秦赵之间剑拔弩张,前面是楚军后面是赵军,长城外面是胡人,侧翼是韩魏联军。由军中哨探打探咸阳的情况结果连城门也没有进去就回来了。秦军在战战不成退又退不成的两难之中20万残军向霸王缴械投降。此时此刻是霸王人生最得意之时,秦楚在最后的大战中以霸王所当者服所击者破宣告楚军完胜。章邯的长城军成了秦自开国500年来第一位大规模投降的将军,也是最后一次。

秦人面对其西部的西戎大举进攻大胜而归,对其北部的胡人提着头颅在军中领功,秦人每临国家开战如狼之见血,举国欢庆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捶胸顿足,500年来在黄土中养成了农战立国的国家风气,在秦军面前没有打不胜的仗。北击胡人穿越沙漠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东至海曲已无地可征,南至百越热带已不适合汉人居住,就此秦弓秦剑仍没有停下来,始皇帝用他的秦军在为中华经营以长城为城大海为池的大国家,却被二世断送了,秦人刚直不屈的性格此时已走到了尽头。南征军,长城军,民工军,关中军百万之师已当然无存了。秦王此时在地下不知做如何感想,秦国的父老为儿子做好出征的鞋袜等待秦军捷报归来,然而等来的是秦军败了,秦国完了,秦国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苦果,也明白了投降的含义。一报还一报,秦坑赵的悲剧被霸王在新安重演,长城军20余万降军被霸王坑埋,成了东出潼关的孤魂野鬼,以至于现在秦人一般不爱出远门,也成就了霸王的英名。

霸王关口渡口两次发威,渡口上破釜沉舟一举击破章邯军,关口汉王把关不让进,霸王带着愤怒打关而来,灭秦之功汉王一人先入关就想为王,世上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江南作的决定在咸阳不算数,秦投降仪式要对我霸王重来一次。子婴这回才算是见到了真正英雄的风采,关中及天下人此次是见到了真英雄,霸王的身材气度加之与众不同的舜目。子婴是伤心公子流泪久之,哭完王翦之后爬着向霸王交了国印。

500年来的仇恨才刚刚开始,该杀的杀,子婴及其战乱中没有来得及逃走的王室子弟,包括以前周之子孙在汉川者一并杀之,该烧的烧,一把大火将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宫殿群三月之间化为焦土,该带走的大车装箱一律拉走,秦灭六国时收缴天下宝器统统造册出关,楚国的和氏璧完璧归楚。就在霸王封王结束后准备东归时,却把两种东西看都没有看一眼。一种是秦的天赐之地,秦东方的函谷关扼守可控制东方,南部的武关剑门关扼守可控制南方,西部天水散关扼守以制西方,北部雁门崤关可俯视关中,霸王一路打过长江跨过黄河对此却是有眼无珠。一种是始皇帝与李斯所创的新政,霸王只是表露出自己想取而代之始皇帝,但如何取代在那里取代,取代后该怎么办,只是范增替他想了一下,而且鸿门宴上将范增气的没法奈何。倒是秦人为他想了,秦人目睹了霸王的盖世英才与始皇帝不相上下,霸王稳居关中是三秦父老的福气,善言相劝霸王留下来,结果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秦人直来直去,楚人端来端去,炎帝的后人就是这脾气,霸王挨骂后将善言者下汤锅活煮临刑,秦老倔与楚南蛮相遇就是这样的结果。但霸王不是没有头脑的人,他此时想的是大丈夫平天下当衣锦归故乡,就像粮食丰收了躺在麦堆里打滚而忘乎所以。霸王的这种贵族性格和匹夫之勇已浮出水面,这种性格在中国人性格中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共性,这种性格的致命弱点是只看到别人身上的短处缺点,将目光盯在别人身上的伤疤上,而且固执专断听不进去半点逆耳之言。汉王韩信陈平范增是多有领教,在霸王眼中韩信永远是淮阴市井上流浪的乞丐胯夫,陈平永远是盗嫂乱搞男女关系的小人,至于汉王吗在我面前永远是龟孙子,对于老范增作为亚父也同我争起来一顿饭的高低,那么我霸王就可立即解雇亚父,所以韩信陈平及早就离开了霸王,张良与霸王就无有缘分,这种性格及为人到最后就是路断人稀狼吃娃而众叛亲离。

但汉王必须面对霸王,霸王这座大山无法回避,必须认真对付。对霸王汉王在三杰相遇之后心中已有数了。像霸王这样的人不服不行但不令人心服,所以对付霸王汉王已找到了人,韩信张良萧荷陈平这四个人已经够霸王应付了。古代战争军事实力是首位,但古代战争的智谋是交战双方必须重视的。因为古代战争不像现代海空大战全凭实力说话,战争中的谋略在古代战争中有时决定全局。但霸王就让汉王在范增精心布局的饭局中逃脱了,汉王那么爱喝酒而从此之后霸王的酒再好喝也不会去上当了,此即毛主席所说的不可沽名学霸王。霸王时期中国已经历了春秋战国完全智能型社会的大潮,与始皇帝基本上是同一辈人,但霸王像是刚从炎帝时代走过来的人,灭秦之后历史已将他推到了国家的顶端,但霸王对于政治的运作像一张白纸。起来反秦的造反派没有平地上卧着的兔子,你想取而代之始皇帝,汉王早就对秦王的车辇发出大丈夫当如此的期盼之心,张良想用大铁锤砸死始皇帝,张良身上背着黄石老人眉批点注的太公兵法,韩信的八卦在头上顶着日思夜算,在二世贼政与暴政之下,韩信是生活在极度的贫寒与煎熬之中,今天兄弟揭不开锅了,明天姐妹没衣穿了,父母衰老将天下的穷人全都与韩信成了一家人,在韩信的周围到处是贫困折磨的兄弟姐妹,到处是侄子外甥的痛哭流涕,韩信的心在哭,他除去远离兄弟姐妹迅速逃离痛苦以外没有远虑,近忧缠身阿,所以民间流传韩信造麻将以麻醉自己脱离痛苦。在反秦的人中只有韩信心灵受到的创伤最大,想为你霸王出谋划策,结果是言不听计不用,胯夫不配与我霸王说话。霸王的为人是在我霸王面前所挡者服所击者破,不论什么人,哪怕是亚父范增。

霸王封完王之后准备东归彭城衣锦还乡,其所用的政治制度是春秋时的王霸诸侯盟主制,但这种政治制度从三皇时代已走了几千年,秦始皇为其做了最后的送终,霸王此时对秦人是不屑一顾的,他将自己变成了一头凶猛的狮子。这种制度是表面上封出去的王尊重霸王的盟主地位就行了,而行政上没有多少约束力,国家仍然是各行其事。推翻了二世的贼政与暴政,国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引起了更大的战乱。除过将汉王封于巴蜀能体现霸王集团有一些智谋支持以外,看不到任何政治智慧。霸王出关彭城就国后,他的所挡者服所击者破的匹夫之勇已表现的很突出了。对于张良韩信萧荷汉王集团的人来说,霸王没有什么不可以战胜的,这是楚汉战争中汉方将领共同的认识。这一认识在其他地方同样存在,即霸王如此用事不配做天下的盟主。霸王在盟主的地位上还没有坐上一月的时间,破秦清点天下珍宝还没有数清,不得不再次披挂上阵,齐地反了田氏,从此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大幕。霸王,汉王,张良,韩信,萧荷,彭越,英布,吕后等历经秦末战乱的乱世英雄纷纷展露头脚,汉朝未建立,就决定了汉朝是一个伟大不平凡的朝代,这个朝代开创的基础是其人才的不平凡和日后注定要为中国文化留下深远的影响。

齐乱一起,霸王北出彭城很快大胜而归。乘霸王无力西顾之时汉王依张良之计迅速出击,汉王将韩信迅速拜为三军统帅,在中国文臣武将中是擢升最快的一次举动。韩信以其兵家的大智慧为汉王提出了打败霸王的一盘棋,这盘棋的第一步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翻越秦岭暗度陈仓控制散关天险,汉军直扑拱卫西垂宫的章邯军,在千渭之会处击杀章邯。首战告捷后马不停蹄挥师东进长安渭南击杀其他二王,数日之内收复关中稳定三秦。此时汉王已拥有巴蜀汉中及关中的广大地域,萧何将汉王行营移至与废都咸阳一河之隔的丰镐城,准备为汉王实施大丈夫当如此的帝业。

汉初,汉王灭霸楚之后总结他的胜利时提到了三个人,张良萧何韩信,此三人也被历史冠以汉初三杰而名垂青史。运筹帷幄的军事机密大计大谋由张良决定,前线排兵布阵由韩信决定,后勤辎重车马粮草由萧相国筹粮筹款,汉王用此三人,汉王是有大智慧的人。因为这三个人代表了灭秦之时的三种社会的基本力量,张良是六国复仇派的代表,在秦末是推翻暴秦必须联合的力量,是反秦的强大后盾,韩信是天下苦秦久矣最坚定的反秦派,在其身后有千千万万个韩信那样的人,萧何是秦出身低微公务员一级的代表,有强烈推翻暴秦的反抗意识。而反秦离不开这三个代表所代表的社会力量。

韩信在的汉王军2000人之后,从晋陕大峡谷之间的古渡口渡过黄河,移师原晋国之地渡河后占据晋中汾河流域,从战略上作出对韩赵魏燕代实施军事打击之势,走的是秦灭六国时的老路,古代战争有其重复性,基于战法一致的基础之上,但此次韩信带的是关中军而不是汉王从巴蜀带来的蜀军,以后汉王带领的56万是巴蜀汉中及以前的部分楚军,这些军队韩信是看不上的,以后的彭城大战中就可以看出巴蜀汉中军到底能不能打仗。等韩信用几千人将黄河长城之间的韩赵燕代等势力消灭后,此时韩信手中的军队已超过汉王与霸王二人军队的总合。故有天下兵器皆见信印之说。韩信此番连续的胜利来之不易,胜利的后面是继战国孙子吴起白起王翦之后中国军事史上有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即将展露头脚,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对韩信取得的胜利霸王与汉王两人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汉王是既有喜又有忧,部下取得如此大的胜利该喜,忧的是汉王此时是一败涂地,从战役上分析汉王在楚汉战争前期没有打过一次胜仗,体现在汉王既夺韩信信印又不得已的封王之中。因为汉王与韩信始终是貌合神离的。韩信不像萧何是从井岗山带来的长征干部,与汉王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而霸王在韩信破齐之前根本就没有把昔日的老部下当成一回事,韩信还是昔日流落淮阴市井流着鼻涕的乞丐胯夫。对于楚汉战争的胶着状态之中,韩信明确提出了破齐之役势在必行的决定,此役是打给汉王与霸王二人的,是给霸王与汉王上的一堂生动的军事课。齐地武王与周公对此地有明确的表述,齐国是控制整个中原的中心地带,除太公能领封此地以外其他人均不能领封此地。其所处中原各国的战略要冲位置至关重要,韩信是深通用兵之道的人,齐国必须拿下,控制了齐地霸王的大势也就宣告结束。以前齐国尝到过当投降派的甜头,此次也想献城于韩信,但韩信没有买账也没有听汉王营中张良之谋陈平之计,齐投降后仍采取猛攻猛打收齐历下军,占据黄河大平原的大部分。破齐之后既是休整期也是让汉王看看我韩信到底是什么人,让霸王看看我韩信到底是不是胯夫,此役打醒了汉王与霸王。昔日的部下是否胯夫让霸王去自断,因为西楚国的北面就是齐国。此役引起了当时中国的普遍关注,也就产生了中国理论上的第一次三足鼎立的局面,此三足即是汉王据西南西北,霸王据江东江南,韩信据中原,但韩信婉言谢绝了蒯通的游说而屈从了汉王,因为汉王已依张良之计封韩信为三齐王。

以上就是后来韩信在屈死未央宫前所总结的自己的十罪三愚。罪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罪二击杀章邯灭三秦王取关中,罪三涉西河虏魏豹,罪四渡井陉杀陈余,并赵王歇擒夏悦斩张童,罪五破齐历下军击走田横,罪六夜宴淮河斩周蔺龙且二大将,罪七广武山下小会垓,罪八九里山十面埋伏,罪九十面埋伏逼霸王乌江岸边哭范增,罪十三军出击逼霸王自刎乌江。三愚即是,一愚收燕赵破三齐有精兵40万此时不反,二愚汉王驾出成皋信统大将200余员精兵80万不反,三愚九里山前大会垓兵权百万此时不反。中国古代就是如此的政治现状,太平本是将军创,将军不能见太平。汉王不可能超越时代不杀韩信。

当韩信占据黄河大平原到长城之间的大片领土节节胜利时,汉王在彭城大战中将他灭秦时的巴蜀汉中及楚军丧失殆尽,直到霸王进逼豫西山地之时,萧臣相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关中军的征集上,秦楚之间的仇恨再一次被点燃,,彭城之战后楚汉战争已变成了真正的秦楚之间的较量,雍凉二州的兵马才低档住了霸王向西的推进,并在成皋荥阳一线形成拉锯战,雍凉二州的兵马为汉王稳住了阵脚。但彭城之战真实的再现了霸王所挡者服所击者破的军事奇才。彭城之战后汉王集团的军事工作由正面战场转向用谋上来,因为楚汉战争前期来说就像韩信对霸王总结的那样,打仗汉王远不是霸王的对手,硬打硬拼只有失败,但前提条件是汉王必须将霸王军队阻挡在函谷关以东,这一点是战争的基本防线。由此汉王营中张良之谋陈平之计发挥了很大的政治作用,许封韩信三齐王稳住韩信的河北军,承诺彭越英布使其背离霸王缠住霸王在两翼,由彭越英布不断的进行游击骚扰,打击霸王的后勤辎重粮草供应。逼霸王的匹夫之勇彻底现身,提出与汉王单打独斗角力而一决胜负,汉王的回答是吾宁斗智。此时谁胜谁败就是不会打仗的外行也能看出结果了,霸王已在中原逐鹿中从战略上处于无计可施状态。楚汉战争不是一场拳击赛,也不是霸王与汉王二人的战争,是灭秦之后的一场政治斗争。霸王这棵大树面临被多个斧斤砍伐的威胁,彭越先背楚向汉,江南英布紧接着步其后尘,彭城北部韩信采取小股游骑向南试探性进攻,并诱杀霸王周蔺龙且二大将。霸王已没有办法应付下去了,霸王对于汉王彭越英布之间的这场战争无法打下去。对霸王来说打仗就是打仗,象春秋前期那样交战双方互换公文战贴,约好时间地点咱们好好的大战一场,谁胜谁败互无怨言。但汉王彭越英布不是这样单纯的人,三支军队是能打就打能跑就跑,打跑了又重整旗鼓来了,特别是汉王拥有西北及西南巴蜀之后,兵源被萧何源源不断送往前线,雍凉二州的兵马不断从关中向东集结,霸王已经被这三个人拖的焦头烂额了,不得不提出鸿沟划界休战。楚汉战争就是这样的打了四年,汉王彭越英布三支军队看起来想与霸王对垒,但一开战都象英布一样将兵器一扔撒腿就跑,跑了又来。在战役上霸王每战必胜,而战略上已陷入韩信汉王彭越英布的三面合围之中。满身的军事才能满头的青泥就是霸王的匹夫之勇。最终在争夺荥阳的战争中,钟离昧上了季布骂阵的当,西线战局败局已定。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古代战争中的骂阵,古人的骂阵是一种诱敌之阵,目的是达到让对方出战。阵前有吹拉弹唱的骂阵人边唱边说,骂阵词精心写作整理以达到使对方出战为目的,但骂阵词里没有一句骂人的话,不是像现在影视剧中胡编乱造骂阵人在骂人家的八辈祖宗,骂阵不是骂人。

鸿沟刚一划定,汉王就用张良之计罗织了霸王的十大罪状马不停蹄的追击霸王,韩信河北军南下,汉王关中军东进,彭越三川军与江南英布军从两翼迂回,将霸王逼至如今安徽江西一带,在且战且退中收缩在安徽的垓下,韩信的十面埋伏如同铁桶一般。霸王谢绝了船夫的东山再起之言而赠之以乌骓马,虞姬自杀,范增早已被陈平之计离间而出走途中背疮发作身亡,乌江岸边哭完范增,回顾了自己一生所挡者服所击者破的军事生涯,楚歌在夜幕降临时四面响起,生命即将结束,对自己败在汉王这样不仁不义的酒色之徒,韩信乞丐胯夫,张良刺客,彭越英布鼠类之手也无怨无悔,人生之路也不过如此。痛痛快快的活着无怨无悔的死去,最后一次向部下展示了其所挡者服所击者破的勇猛之后,不活了也活够活腻了,举剑自刎,英雄站着生站着死,不靠谁不求谁,死了就当成人生一场大梦的终结。千年之后宋人做诗凭吊: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霸王临终,楚军悲泣之声震天动地。

汉王又一次入主关中宣告了一个朝代的产生,国都定在废都咸阳的对面,丰镐易名长安,以炎帝火德传国,逼强秦灭霸楚改元更张,国号大汉。开始了中华民族既周秦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朝代,汉朝是中华文明的完全定型期,确定了中国以汉字汉语为主体的文化载体,确定了炎黄二帝所生活的西北中原江南西南为中华民族的主干地位,即汉民族从此产生。形成了汉诗,汉赋,汉文章,汉乐,汉舞等标明汉民族文化特征的文化思想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就明白了汉王胜利的原因了,汉王的与民休养生息是一种大仁大义。汉王的大智慧就在人民之中是一种大智慧。让人民去自己做主自己发展比挖空心思在那里造思想造理论要高明的多。

立国之后,从反秦到灭楚汉王的功劳薄越来越厚,文臣武将将目光都放在这里了。因姻亲关系形成的吕氏家族既是功臣又是皇族要封,萧相国总领关中为前线筹粮筹款级别要解决,韩信总领北方齐赵韩魏燕代之兵你不封王我就不发兵,桃李未熟就急着摘,张良鞍前马后运筹帷幄也不能失封,吕后在一旁我看你汉王如何封,樊哙看见汉王一时两时不封气的用剑砍金殿的柱子,至于下面的文臣武将早已乱成一锅粥。汉朝的人就是那么直接了当,我有功你汉王就要封,不封我就找你闹事。乱去吧,汉王不怕乱心中有数,只要张良萧何在就不怕。当然汉王随和的性格部下也敢讨封,这是汉王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经验,也是一种知识的体现。汉王与部下相处很随和,但汉王不是糊涂人。封是一定要封而且要封好封足,封的两厢情愿皆大欢喜。中国古代的封授是一件大事,急不得慢不得,不能像霸王那样急急忙忙象切蛋糕一样分出去就完了。时机一到立即开封,王一级即国家领导人一级韩信功大首封于楚,齐地不能交给韩信,萧何领臣相之职沿秦之相制,领百官之首之职,职与权均已到位,张良显然是与汉王一起商定封授大事的,张良一生最大志愿是报秦灭韩之仇官隐不大,而且是韩国的相门之后也就拒封了,在归隐留坝之前为汉王修了朝规与历法,因为汉王领导的这一批草莽英雄汉初上朝退朝是没有秩序章程的,修好朝规之后张良当神仙去了。汉制的特点是周秦合而为一,既有亲封又有功封。不同的是汉王对长安的行政区划上比始皇帝多用了一些心计。

国法上采用了黄老无为而治,我无为而民自静的小国寡民政策。用的是道家容乃公,容乃王,容乃天,容乃道,抱朴守真而民自归,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天大由天的思想,让百姓自己去自由发展。放权于民君臣相安,官不扰民民不犯官,以道佐人君,不以强兵张天下。也是汉王的无奈之策,汉王就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原来刘项不读书。汉王很早就落草为寇,除过好酒与色以外其他的书本理论是不通的,不可能像李斯那样提出一系列高深的治国思想。但此举却顺应了秦亡汉兴时的历史潮流,秦灭六国六国复仇大计已毕,民众需要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如何耕种怎么养家糊口这些事情不要政府在那里造出一大堆大话空话谶语,没有必要让刀笔吏在那里挖空心思造思想。这种举动一是造成一级重复一级煎上套上浪费巨大的人力财力资源,二是会形成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的政治逆反。古人的智慧是高超的,无为而治收到了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的良好政治效果。这就是汉王的大隐隐于市大智慧来自人民的大气魄,我们可以看看汉王到底是什么人,不要总以为汉王会喝酒玩女人,汉王会的方面很多,只要是谁敢挑战国家神经,包括张良萧何吕后无论什么人决不手软,这一点上与秦王是一样的。斩韩信杀彭越灭英布甚至老了还不惜与匈奴一战。步入老年的汉王最后说了一句像男人该说的话:我命在天,顺其自然,该受的人间大罪别人没有受过汉王也受了,该享受的老来富贵贵为天子汉王也一一享用过了,便主动提出停止公费医疗,不吃药了也活够了。比起现在大权在握看病不掏钱感冒了都要住高级病房的人来说,汉王的思想境界要高的多。此时汉王也确实老了,以前的死对头霸王早已悲壮的离开人世,后面的韩信彭越英布步其后尘,张良对汉王好酒与色的本性了若指掌,汉王不是仁义之人,便归山修炼。在孤单中对他死后的吕后专权作了天下非刘姓而王者共诛之的政治遗言,将矛头指向了他的结发妻。汉初出现的吕后临朝及窦太后干政最终以诸吕被诛窦氏灭门而告终。

国家像人一样长大了就再不能吃奶,要吃肉。无为而治在中国不可能永远无为下去,因为有始皇帝在前面引路。武帝是中国所有帝王中受真正的儒家思想教育最完整的一位,对经史子集有全面的掌握,某种程度上来说武帝对中国文化的要旨是掌握的,是懂文化的内行。在这些国家领导人中单就文化而论可分成如下几类:黄帝尧舜文王毛主席为一类,体现的特点是这些人是一种新文化的缔造者,是深通文化之道的帝王,并且有其代表个人时代特点的文化遗产传世,黄帝肇造文明就不用说了,文王有周易,毛主席有狂草。武帝太宗魏武帝曹操为一类,这一类特点是精通文化但对文化之道不明确,也能作文章但气势与恢宏大度上不如第一类,即毛主席所总结的略输文采,武帝的诗文水平比太宗的五言诗水平要略高一筹。一类就是明太祖明成祖始皇帝能做行政公文能拿起笔,不用秘书处去忙活,自己可以写东西。一类就是清朝那几条满族的龙,御制之诗写了一河滩,但其文化含量比不上李白的一首静夜思。最后一类就是文化上一窍不通凡事交给秘书代办的白痴。

七王之乱平定后武帝将朝中遗老扫地出门,国家随着内乱与外侮的威胁,无为而治米烂陈仓的现状已不适应历史的要求,国家不能永远无为下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汉朝的两个代表即将进入武帝的文治武功阶段,汉王及文景二帝的清静无为即将成为历史。北方麦子黄了南方大米飘香的无忧现状即将被武帝的北击匈奴所取代。七王之乱的教训是深刻的,隐藏在后面的武安魏其侯两大派系的内斗紧随其后,国家由汉初到武帝时积聚的各种问题已浮出水面,国内国际形势迫使武帝不得不将政治体制向秦制靠拢,实践又一次证明了周制所存在的各种漏洞。所以武帝的用儒家学说统一国家思想是攘外必先安内前的一次充分准备,削藩而靠近秦的郡县。经济的良性与不良性发展产生贫富不平衡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人类的智力不均是其根源,但国家不能坐视不管贫富不均,贫富不均会引起大多数人对国家的反感,富人毕竟是极少数个别的。而且中国古代发家致富的人都与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着官商勾结的钱权交易。武帝对于暴发户的整治经验值得今天借鉴,对于暴发户武帝采取的是先关人再定罪先判后审,在六听六察十议的基础上司法审讯程序是严刑逼供,中国人的司法传统贼不打不招,采取的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司法程序倒置。处置方法上武帝有他的两项司法发明:一是中国独有的司法制度管制刑,将罪犯交由司法监督机关与人民群众去处置,二是在三皇时五刑悬市的基础上对罪犯进行精神打击的游街示众,使罪犯始终处于一种高压的精神恐惧之中。武帝临朝时汉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下一步就是攘外了。但汉朝的管制刑与现在不同,汉朝的管制刑随时有杀头的危险。采取的国家行政行为是任用大批的酷吏对暴发户进行了严厉的打击,符合民众的人心所向,一个国家对豪强恶霸坐视不管任由其为非作歹称霸一方,是对司法的亵渎和对人民的犯罪。此后在地方上任用大批的学富五车的文官安民,形成中央以酷吏为主,地方上以循吏为主的政治体系,收到了安内的政治效果,就是孔明最后总结的近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万事俱备后亲自带甲统领18万汉军公祭黄帝陵,要向祖先表明马踏匈奴的决心与意志。

匈奴人是汉朝时对北方蒙古草原帝国的蔑称,按其源远流长的族源关系来说,蒙古人与炎黄二帝同源同脉,炎黄二帝将他们的另一支后裔从上古时代留在了北方广大的草原。以蒙古高原为中心,东到太平洋的库页岛,西到中亚的乌拉尔河流域,南到中国北到北极就是他们活动的范围,占据着欧亚大陆将近四分之一的领土。周时称为猃狁,秦时对长城以外的游牧民族统称为胡人,靠近东方与东方人发生血脉融合的称为黄匈奴,靠近西方与白人发生血脉融合的称为白匈奴,所以说蒙古民族是中华民族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他们是最早与汉民族发生战争融合的民族,在所有少数民族中蒙古民族是与汉民族是靠的最近的民族。蒙古人应尽快实现合二为一的统一,统一后尽快回归华夏大家庭,中国对于蒙古的事务不能坐失良机再拖了。

生活在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靠天吃饭,逐水草而居吃肉喝奶,身上不离战刀,随时在天不长草时沿黄河长城一线出击,那里没有可耕之地,只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从三皇三代到秦时是悬在北方秦赵燕三国头上的一把利剑,直接捣毁了中国的西周王朝,赵宋王朝,朱明王朝,并在唐亡后金元清曾三次入主中原,可见其后面强大的军事冲击力。战国时一度受到秦将蒙恬赵将廉颇燕将李牧的军事打击而远离了汉人,移居狼山一带。秦亡汉兴汉人在休养生息,匈奴人也在养精蓄锐,并且利用秦亡后中国的楚汉战争及七王之乱的间隙迅速强大起来,不断出击将高皇困在白城七日七夜哭季信,军事上汉初是打不过匈奴的。不和亲也没有办法。

匈奴人马快吃肉喝奶力气大,有能射雕的力士,杀其人来如杀牛羊得心应手,没有文化积累没有三纲五常人之初性本善,没有思想包袱而轻装上阵,从炎帝时代从黄土高原出走,生活仍然停留在炎帝时代。生活面前除去生就是死,婚姻关系也是乱婚。一旦南下必有收获尝到甜头,战争中俘虏汉人女人后与他们另组家庭,东汉时的文姬与左贤王的家庭就是代表。匈奴人衡量战争胜负的标准与汉人不同,汉人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匈奴人以获得人口的多少为标准,因为匈奴人不希望有国界。武帝时匈奴冒顿单于领引弓控弦之士30万最为强盛,而武帝时中国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绵羊,两国的战争已一触即发,公元前2世纪,欧亚大陆的火药桶就在中国的长城一线。

随着匈奴人困高皇辱吕后以及和亲事件中的屡屡发难,武帝停止了和亲并部署了战略上联合夹击匈奴及马邑之战,马邑之战虽然让匈奴人跑出了伏击圈,但能看出来匈奴人对汉人也是惧怕的。在此基础上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二师将军李广利飞将军李广等一大批军事人才,从长城一线到贺兰山对匈奴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出击,每次战役均告大捷,基本上摧毁了匈奴人青壮年组成的军队,抓获了大批战俘,包括匈奴人的王子金日卑,此后打通了西域诸国通向中亚的丝路,将新疆也囊括在华夏版图之内,比始皇帝的版图又增大了许多。从此匈奴人沉默了将近200年,彻底解决了汉朝时中国的北方问题。南方在秦南征的基础上把秦遗留下来南征半途而废的事情也作了完整的交代,南方百越诸部归顺汉廷。现在生活在北方的蒙古人已没有必要分清谁是汉人,谁是蒙古人了,几千年了早就是一家人。以上就是武帝的武功,而武帝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文治。

秦亡汉兴文禁解除之后,从高皇到武帝文化自由是一大特点,吸取了秦文禁的不良后果,写诗的写诗,献赋的献赋,撰书的撰书,编舞的编舞,协律的正音,修史的修史,天官记天修历法,算家演数,传卦的传卦,传易的传易,传书的传书,传春秋的传春秋,洋洋大汉朝走的是周的文化传国之路。并在国家机关专门设立文学,汉乐,汉舞机关,以后的文人没必要再去振木铎而采风了,国家将你们养活起来有啥好文章好韵律尽管去写,有啥本事尽管使,为了文化的振兴武帝花了大量的铜钱银子。以至于最后武帝也不禁诗兴大发,亲自作了好多有水平的诗文,如李夫人词等等,甚至养活了一大批诸如东方朔之类的弄臣。其文化规模大致如下:

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抓其绪,枚马同其风,杨王骋其势。翱翔己下品物毕国,繁积于宣时,秽闾于成世。御进之论千有余首。观夫荀结隐语,事数自还。末发巧谈实始迤逦,枚乘兔园,举要以会新,相如上林,繁琐以成艳,致辩于情理。子渊洞箫,穷变于声媛,孟坚两都,明词以雅瞻,张衡二京,迅发以宏富,子云甘泉,杨徐玮之风,延寿奂光,合飞动之势。凡此十家并辞赋之流也。及仲宣糜谈,发端必迎伟长博通,时竣壮采。太冲安仁,策动于宏规,子衡七安,底积于流制。景纯奇巧,缚理有余,产伯梗概,情谊不匮巧。杨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仓吉,史莫善于仓吉故作训,箴莫善于虞箴故作训箴,赋莫深于离骚故作反离骚,辞莫善于相如故作颂。以上就是文学方面两汉的大体状况。

汉朝文化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经学大盛,以后即就是唐朝其经学方面仍赶不上汉代的水平,汉儒对经学的整理挖掘创新功不可没。传易之人,沛人施氏后传田王孙,东海人孟喜,琅玡诸人梁丘贺,顿丘人京房。传书之人,千乘人欧阳氏授儿宽,鲁东平人大小夏侯氏父子。传诗之人,齐人浮丘伯传鲁申公,齐人辕固生,燕人韩婴,鲁人大小毛公。传礼之人,东海郯人后苍,小戴氏德大戴氏圣,庆氏普。传春秋之人,鲁薛人公羊氏传严彭祖,鲁人谷梁氏传谷梁春秋,。贾逵撰齐鲁韩毛四诗之分,古今尚书之异同,马融注老子淮南子,离骚诗经,尚书,易三传,郑玄陆植皆马融之徒。

此外汉宫乐舞也是一大特色,气势宏大兼容秦楚南腔与北调,是中国文化南北合一的艺术精品,汉舞的上邪公莫等舞曲现在仍在戏曲中作为旦角的基本造型,秦腔中旦角的水袖就来自于公莫拂袖舞,高祖归故乡则气势宏大,江南可采莲则纤细抒情,汉宫乐舞是中华文明的文化瑰宝,不可多得。出现了一大批艺术水平很高的汉宫乐舞,如郊庙祭祀歌十九章,短歌铙吹乐朱鹭,艾如张,思悲翁,雍离,芳树,将进酒等等。军乐如正德武歌,命将出征歌等。同时汉舞中融进了胡舞与巴渝舞的元素。

汉人的生活状况。汉朝人既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幸福的是汉朝从高皇开国到文景之治,结束了秦末的战乱,民众享乐将近一个甲子的太平,但此期间文化是元气大伤后的复活期,没有真实的再现汉初的太平景象,不幸的是武帝由反击匈奴到最后演变成了近乎穷兵黩武的战争,这一点武帝自己也认识到了,做了罪己诏向全国人民公开承认错误。武帝时代文化军事打了翻身仗治定功成之时,文人出现了大军过后必有凶年的隐瞒,歌功颂德的多。所以玉台新咏中我们可以看到汉诗中有一种看不见的忧伤。对于汉朝的幸福生活,不妨找几首唐诗宋词作以表述:

苏轼食荔枝二首。

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桂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词望江南。

望江南,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塘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香役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乘年华。

惠崇江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蓬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是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日春。

陆游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鸡豚足。山冲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幕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乘闲月,拄杖舞时夜扣门。

山南行

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平川沃野望不尽,麦垄青青桑郁郁。地近蒸秦气俗豪,秋千蹴鞫分朋曹。苜蓿连云马蹄建,杨柳夹道车声高。

江南写景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辛弃疾        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草青青。醉里吴音相媚好,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之懒,溪头卧剥莲蓬。

白居易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南红胜火,春来江水碧如蓝,能不忆江南。

李白               杜甫

以上的唐宋诗词就将中国从三皇时代起的小农经济社会得到了轮廓性的描述,因为汉诗之中笼罩着孔雀东南飞那样的悲剧色彩,因而用唐宋时的诗文就更真切一些。其实中国农耕社会的单家独院前庭后院,中间栽果树的小家庭时代汉初可以说是最具活力的。现在从70年代酝酿的新农村理论,仍然是不能脱离中国的农村社会现状,也算中国的一种古风吧,也是对汉唐中国小农社会的一种怀古。所以说汉朝是中国理想社会的领跑员,汉朝经高皇逼强秦灭霸楚隆重开国,文景二帝的励精图治,武帝时治定功成礼乐乃兴的社会景象,也就成了以后历代有作为的帝王心中理想的社会模式,也是全国人民所期盼的小康社会。武帝不但是历代帝王所向往的,也是武帝命好的历史机遇。武帝是一生想办的事都办成了,想拥有的都有了,是古代帝王中的幸运之神。丝路开通后天山秦岭同纬度的瓜果也随即在中国遍地开花结果,武帝的羊肉泡馍上面又多了一些香料和葱花,在文帝与武帝的后面我们可以看到其祖先高皇身上所潜藏的英武的一面。高皇的后代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大书特书的一页,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值得历史记忆的光荣。汉朝的文化古朴雄浑,博大精深,隐含着西北文化周秦的粗邝与大气,兼容并蓄,精美中暗含着大巧,外露着楚文化的深奥与灵秀,集结了西北,江南,西域中原文化的优点,汉文化是真正大气磅礴的文化。长沙马王堆,五陵塬上的汉墓群,河北的汉墓等等就是真实的汉朝。

武帝在其漫长而稳定的在位期间,自己想办的事都随心所欲的如愿以偿。该享受的人间快乐一件也没有拉下,应有尽有。该打的仗都打赢了,该听的好话从长安到西域,从塞外到交趾,到处都有,生前大富大贵,死后升天厚葬,是帝王之中最为幸运的一人。武帝所成就的大业也就成了以后帝王心中的理想境界。但武帝离世后经过一个甲子的苟延残喘,走上了与西周极为相似的衰亡之路,平帝时王莽谋汉汉运将终。两周在长安与洛阳之间游历了800年,而两汉在长安与洛阳之间游移了400年,兴衰的路线与以后的历史后续极为相似,西周灭亡后产生了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东汉灭亡后产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天下大乱。

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之后,后汉政府将国贼权奸全部收到了东汉中央政府。东汉后期

再也没有没有像高皇武帝那样的治世明君,国家朝政今天被皇亲国舅把持,明天又被宦官牢牢掌控。朝中不要强硬铁腕皇上,也不要敢说真话人话的忠臣,在洛阳要想做贾谊晁错袁盎董宣刘桢那样的人,头上吃饭的家具就丢了,要想生存只有跟着权臣指鹿为马,一句人话也不敢说。整个东汉朝廷官场中,当奴才不讲人话者适者生存。皇亲外戚完了是宦官太监,你唱罢来我登场,朝中不断的更换国家领导人,儿皇上前赴后继,大臣之间狗咬狗时皇上就吓的尿在龙袍上面了。国家财富迅速的转向以洛阳为首的大城市集结,农村成了国家政权转嫁一切灾难的合法场所。国家没有钱了找农民,政府将各种征收指标与横征暴敛者的福利捆绑,中央弄来的钱你们下面也有一份,国家要征战打仗找农民,农民命贱不值钱,以至于人们发出生儿作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哀叹,这种矛盾不断积聚就形成了土地与财富问题的激烈对抗,在洛阳等大中城市别墅豪宅如林相连,洛阳没有多少商贾经济往来,但东汉后期的洛阳城用金子可以铺满洛阳大街小巷毫不过分,也没有任何夸张的成分。而与此相反的是大批农民都在无地可种当佃农的死亡线上作最后的挣扎。东汉末年农民生活的现状是朝不保夕吃了上顿愁下顿,其政治地位与秦时的官孥没有什么区别。国家完全被一伙国贼权奸所掌控,农民丧失了生存生活的基本人权,慌慌忙忙的都在为吊命而生存。钱财对国贼权奸所产生的享乐诱惑,使东汉末年的虎官狼吏狗胆包天为所欲为。到了灵帝时期走向了中国政治黑暗的极端---------卖官制随即产生。东汉末年国家的重点工作是卖官买官。宦官外戚把持朝政以后,首要任务是如何将政治资源变成经济资源,乌纱换金子,下面的豪强暴发户是如何将手中的金子抛出换来州牧太守然后实现货币的增值,金子换乌纱。以洛阳为中心以灵帝为领导蛇头,公开进行卖官买官的政治钱权交易,官大位尊者价高,中小官吏也有明码标价,为中国开创了一种新的官吏体制。形成了东汉末年中央政府是卖官的蛇头,各地州牧太守是卖官的骨干力量,洛阳在没有多少经济往来的情况之下却成了天下财富的中心。谁有钱就可以买到官,谁卖出去的官越多谁就越有钱的恶性循环,有官便不愁弄不到钱,有钱就会有官做。汉末国贼梁冀一天就卖出去500多个官位。买官的人昨天还是地痞流氓无赖,今天官袍加身成了成了威震一方的父母官了。

面对此状百姓慌了,从尧舜到东汉未卖官之前,民众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一种官吏体制,支撑国家行政机关运转的机构危机四伏。尧舜时以绩勤德能四方面及长期考察跟踪授官,即贤能授官,官在人民心目中是崇高神圣的,三代时功亲结合授官,秦时以功领爵,西汉时是以文才武功授官,但东汉末年的卖官制人民从来没有见过。用钱买来的官要迅速的收回买官时花去的成本费用,便加倍的利用手中的政治资源疯狂的从民众的身上榨取,因此天塌下来也不管,一切只认钱。东汉末年的将近50年间中国社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黑暗,社会在一种奴隶社会中运行。没有钱的人社会会将你无情的淘汰,自杀率逐年攀升。民众只有在绝望中苦苦等待。

此时所谓的天授神汉光武帝的28宿已成了骗人的鬼话。卖官制伤及了中国士阶层的政治经济利益,因为中国士阶层不具备发家致富的能力。知识分子当农民就是陶渊明的生活现状,凤凰下架不如鸡,庄家种到地里草盛豆苗稀,因为知识分子头脑发达四肢无力。学党以李膺范滂为首进行了官场内部的政治斗争,虽然联合起来力争力谏,但最终以遭到党禁而宣告结束。等待解决问题的只有民众自己起来救自己,自己的罪别人不会替代你去受。国家从中央到方都是同样的官,你是花钱买来的,我也是花钱买来的,你是组织上派来的,我手中买来的调令也不是假的,因而形成了东汉末年买官卖官的大联盟。在朝中形成了卖官致富的十常侍权臣,十大常委十大国贼发财之后牢牢的将国家运于掌中。上朝退朝的仪式走完之后,回到家中关起门来数钱称银。在黄金珠玉美女宝马之中活腻了之后,连形式上的吾皇万岁也烦了,汉朝即将走向他的终结。朝中卖官买官已成规矩,想当官没有钱那里凉快就去那里吧,没有投资就不要考虑收回成本的问题,卖出去的大价钱的高官就在中央及州牧一级。汉末的官,是中国几千年来真正一群无法无天狗胆包天丧尽良心的虎官狼吏,毫无人性可言,是一群冠冕堂皇的禽兽。

最终在素有天心地胆的中原开始暴发农民暴动,东汉末年农民暴动来势之猛烈不亚于秦末农民运动的打砸抢,烧杀抢。人民被长期的欺压呼天不应叫地不灵,活活不成死死不了,因而采用的方式是极端空前激烈的烧杀抢为主。目标所指即为卖官卖官的蛇窝洛阳。黄河流域的州府县衙民军所到之处一律夷为平地,为了生存,黄巾军只有实行残酷的烧杀抢打砸抢,在中国历次农民暴动中可以说激烈的程度为最,有些买来的的官还没有到任就被民众乱棒打死焚尸悬市,民众之怒如黄河决堤之水席卷了北方,东汉政府灭亡。

民乱四起之后,地方豪强都瞅准了蚕食黄巾军的这块肥肉,黄巾军在大小旧势力的收买分化下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黄巾军自身的生存问题。黄巾军冲到各级衙门之后,衙门中就那么几间办公的门面,大量的钱财粮食早已被旧势力像变戏法一样,将财富又变成手中的粮食,为了生存,只有依靠后来东汉政府树倒猢狲散的大小军阀,并不是那些军阀有仁有德有什么高深智谋,就像48年前后中国农村土地的地价连贫农也能买几十亩土地那样的经济现状,是民国政府逃亡台湾前地主富农逃跑前对大陆人民的最后一次盘剥,好多农民买来的土地收了一料庄稼就钱白花了。

东汉政府经过宦官外戚学党民乱四种力量的摧残与打击末日来临了。祸起于桓灵二帝的卖官制。偷来的米面吃起来香,买来的官能过官瘾,汉由高皇开国到光武帝12走南阳中兴,前后历400年宣告结束。东汉的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明显低于西汉,仅就史记与汉书即可分出高下,但东汉却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文化巨人许慎,许慎与孔子一样是中国文化史上无法逾越的奠基人,就像人们提到周易不可能想到文王而是孔子,提到中国的汉字人们不可能想到黄帝仓吉,而是许慎。此外就是鄂侯纸,人们以后可以摆脱文化上的简策。其余就是说是科学又无多大实用价值的地动仪,摆设的科学。

周朝在长安与洛阳之间800年宣告结束,汉朝在长安与洛阳之间400年宣告结束,西周西汉以文化的大繁荣开头,东周东汉在一片狼藉中收尾。西周的灭亡引起春秋战国500年的大乱,东汉灭亡引起三国三足鼎立的分裂割据,似有相同之处。但春秋战国是诸侯雄起四方,而三国却是以个体英雄崛起于中华大地,继汉之后,历史将迎来一个群星灿烂的伟大朝代------三国。三国虽然在中国历史上不足百年,但三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却不低于周秦汉唐四朝。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周论第二
[下一篇]:三国散论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