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项目 -> 非遗法规
非遗项目
非遗动态
非遗法规
项目简介
传承艺人
民俗文化
非遗展馆
网站公告
法规制度
免费开放
展览室
展览室
阅览室
阅览室
图书借阅室
图书借阅室
非遗展室
非遗展室
多功能厅
多功能厅
电子阅览室
电子阅览室
文艺团体
·音乐戏曲舞蹈家协会
·书画家协会
·摄影家协会
·作家协会
·女子锣鼓队
·开门红女子腰鼓队
·夕阳红秧歌队
非遗法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普查概说
发布时间:2013-03-06  浏览次数:2734 次  来源:太白县文化馆
 

一、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精神,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的义务,200533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就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将对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
  1. 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2. 传统表演艺术。
  3. 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4.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5. 传统手工艺技能。
  6. 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游牧)文明的逐渐削弱乃至在部分地区的消失,民众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等等,给一向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传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之逐渐地或部分地失却了生存与繁荣的土壤,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因非法走私而流失境外,以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手段、范围与力度,也已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的客观现实。因此,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是什么关系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是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于2003年初启动的一项由政府组织实施推动,对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系统工程。预计用17年的时间,有步骤、有重点地循序渐进,逐步实施,积累经验。力争到2020年,取得成果,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奠定基础。
  (五)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主要实施内容有哪些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主要实施内容包括下列9项:
  1. 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普查,摸清家底,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 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制度。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审标准,经过科学认定后,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
  3. 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4. 建立文化传承人(传承单位)的认定和培训机制,通过资助扶持等手段,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
  5. 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同时,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
  6. 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日常生活。
  7. 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8. 建立起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
  9. 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培养一大批热爱传统文化、专业知识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
  (六)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实施时间和阶段性任务是什么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实施时间为2004年到2020年,其中, 20042008年,为先行试点、开展普查和抢救濒危阶段;20092013年,为全面展开和重点保护阶段; 2014年-2020年,为补充完善和健全机制阶段。
  (七)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普查与保护的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由民众集体创作、在民众中世代传承、为民众所享受的文化,是至今还在民众中流传的“活态”文化。凡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普查和保护之列。
  (八)采用哪些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1. 对全国各省(市、区)的各种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试点的基础上,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普查是对现在还在流行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调查、登记、采录、建档工作,并按照全国统一编码进行登记并分级建档。
  2. 对本地区普查中所获科学的真实的采录文本、录音影像、民俗实物等,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整理、研究,并有计划地编辑出版。普查记录整理稿和调查报告等研究著作的出版物,其内容的审定权在各省(市、区),其出版物规格,由国家指定机构统一规划、设计,全国编为一套大型丛书。
    在普查中搜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如民间艺术品、工艺品、民俗物品、手抄本等,所有权归国家,由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保护机构保管。也可交由指定的博物馆以妥善方式保存、保管和展示,并通过一定途径提供研究者和社会共享;同时,可通过规定的渠道交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编录入库。
  3. 对普查中发现的承载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传承家族、传承单位,要进行深入地调查和研究,弄清传承脉络、传承范围和代表人物,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予以认定,写出调查报告,采取一定方式加以保护、资助和扶持,鼓励其传承和传播。
  4.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可持续发展条件的地区,有选择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命名民间传统文化之乡。通过采取积极而适当的措施,对选定的地区或选定的可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较为完整的、动态的和持续性的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
  (一)建国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采录的简要历史
    解放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对一些民族地区做过调查,搜集过实物,撰写了调查报告。建国50多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里,我国文化、民族、社科、文博、高教等部门又进行过多次全国性、地方性、专题性调查采录工作,在当时的条件下,运用可行的手段,搜集和积累了大量可贵的资料。这些调查或普查中所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对于认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特点、嬗变、作用,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人民大众爱国家、爱家乡的意识,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从全国的范围来说,有组织有领导的大规模调查有两次:
    第一次,是19551962年间连续进行的全国民族调查,在这次建国以来首次大规模的民族调查中,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做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面详尽的学科调查和记录,除了文字材料业已收入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外,还有大量照片保存在民族文化宫等机构或个人手中,此外,有的民族调查还摄制了新闻纪录片。
    第二次,是自1979年起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有关的艺术家协会联合开展的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及其普查和研究工作。这次普查涵盖了戏曲、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曲艺、民间文学5个艺术门类的10个领域,搜集的各类资料极其丰富,为20世纪百年所仅见,所搜集的资料陆续以省卷本为单位,编纂为《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十部大型丛书。参加这次长达约25年的民间文艺普查和编纂的学者、基层文化干部,总计约有10万人。这次普查所搜集采录的民间作品是20世纪最后20年间还“活”在民间社会中的民间文艺,这项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万里长城”的大型民族民间文艺丛书,将被作为20世纪下半叶的一项宏大文化工程而载入史册。
    此前历次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民族民间文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或调查,不仅为我们保留下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生存状态,更重要的是,为21世纪之初正在全面开展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在开展的“保护工程”,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的。如今还健在的参加过此前调查的老学者和老文化工作者,不仅可以把他们调查的经验写出来留给后代,而且还在以不同的方式给后来者以指导。
  (二)普查工作的目的、性质和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是21世纪之初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文化普查,是掌握全国及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状况和了解民情民心的重要手段。普查所得的资料和数据,作为全面分析国情的重要资料之一,是国家或地区主管机构制定文化政策乃至制定国策的重要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又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保护,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的基础。因此,这次对全国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进行的普查,无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还是对国情的调查,都具有重要意义。所有参加普查的人员要有足够的认识,以积极、负责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参加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目的在于:
  1. 通过普查确定一个地区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别和形态、蕴藏情况、流布地域、传承范围、传承脉络、衍变情况以及采集历史(什么时代采集过和采集过什么、资料藏于何种机构或何人手中)。
  2. 通过全面普查,发现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而又独具天才的讲述者、传承者、表演者,从他们的讲述或表演中记录、采集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
  3. 通过实地调查,记录或录制流传了千百年、与民众生活有密切关系,甚至影响着民众生活和群体社会的各类民间作品和民间技艺,以及岁时节日、庆典仪式、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民俗事象。
    20世纪的最后20年,围绕着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所进行的普查,虽然刚刚过去了几年的时间,但在这个阶段中,社会所发生的变革是异常剧烈的,特别是商品经济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个阶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甚至是千年不遇的。故而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除了对那些过去没有涉足的几大领域——民俗生活、手工技艺、民间美术等,要进行重点的、全面的、科学的调查外,还要对过去曾经调查过的民间文艺形式做拾遗补漏的调查与采录,以便积累自上次调查以来新发掘的资料,并对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变迁进行比较研究。
  (三)普查的指导原则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中,每个参加普查工作的人员,都应力求做到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生、发展以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目前我们所传承和享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被民众集体创造出来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代传承、滚雪球似地发展而来的,也有部分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被创作出来的,它滋养了一代代民众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给一代代的民众以人生的知识和道德伦理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成为稳定社会和群体的重要力量。同时,它也像人类本身一样受到了历史的局限。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要充分尊重民众的创造性,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普查的指导原则。所谓全面性,即在普查和采集过程中,要避免教条主义和机械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全面调查和采录。所谓代表性,即在普查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对一切民间文化现象平均使用力量,要善于发现在一个地区的范围内,哪些形式、哪些作品、哪些类型、哪些民俗现象是有代表性的,抓住了这些形式、作品、类型、民俗现象,就抓住了主流的或主要的东西。因此,代表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抽样调查的性质。所谓真实性,即按照民间文化作品和民俗表现形态,真实地、不加修饰、不加歪曲地将其记录和描述下来,更不要以自己的想象或凭自己的知识和爱好去窜改民间文化作品。只有把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起来,符合这“三性原则”的普查和采录成果,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在普查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蕴藏情况和采集历史掌握得越清楚,采集或记录当前还在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照片、视图、实物)也就越有代表性,对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和背景资料搜集得越完善,对于所采集或记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历史情况、人文背景了解得越细致,得到的相关数据越丰富、多样、翔实,就会对全国或某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与流变的掌握,对寻找和确认全国或某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及其特点,对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对绘制全国或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图,提供翔实可靠和科学的依据。
  (四)普查的步骤与方法
    由于各民族和地区的情况和基础不同,普查的时间只能做大体的规定。从全国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目前已经陆续开始,预计到2008年底保护工程第一阶段结束时大体完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要充分利用冬春农闲时间进行,也要抓住民俗节庆的时机做现场调查,既能观摩体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又避免过多地影响农业生产。不论任何地区,都应有“抢救优先”的思想。对于那些已经掌握的高龄和病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要优先安排调查采访和抢救搜集,以免造成“人亡艺绝”的遗憾。
    普查工作的基本步骤,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普查准备阶段;实地普查阶段;普查总结阶段。
  1. 普查准备阶段又可分两步:
    第一步,制定普查计划、拟订普查提纲、制作登记表格、绘制普查地图(可以地图出版社印制的学生空白地图代用)等。普查计划是开展普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具体任务、普查点(城镇或村落)的确定、人员配备、工作步骤、调查方法、目标、时间等。普查提纲是根据普查任务制定的,其所规定的项目和内容,是供普查者具体调查时参考的,调查者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提纲之外发挥和增加调查内容。
    第二步,人员选择和培训。普查小组尽量做到领导、专家、地方文化工作者三结合。普查人员一定要事先进行一定的培训,并根据普查任务和个人专长对参加普查的人员作出合理的分工,做到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普查时,可临时吸收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和搜集者参加。
  2. 实地调查阶段是普查的重要阶段。要根据普查计划和提纲进行。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提纲是一份通用的文件,如果现场发现普查计划和调查提纲有未尽之处,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作适当修改补充。参加普查的人员一律要填写登记表格,并记普查日记。每进行一乡(或一村),要在普查地图上作出标记。采集到的口头文学、民间艺术品、民俗实物、摄影摄像、仪式的素描,除了原件原物外,还要按照表格的要求进行登记。登记的项目,除了文本、实物的名称、内容简介、类别等外,还应包括讲述者、传承者、提供者及其年龄、性别,居住地的县名、乡镇名、村名等。严禁不经过实地调查,凭空编造假材料,充作普查结果的做法。
  3. 调查方法可采用在普查时,除了搜集现成的书面简介材料和听取行政负责人的简略介绍外,主要的是选择那些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较有才华和独创性的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问答、表演、展示,如故事家、歌手、民间艺人、巫师(师公、萨满)等,为他们创造适宜的环境(场合、听众)。如条件允许,也可有限度地再现实际讲述、演唱、仪式时的环境(类似于电视台的“情景再现”),让他们轻松自如地讲述或演唱(口头文学)、表演展示(民间舞蹈、戏曲、仪式、巫傩等)。调查采访者以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方式和技术记录其讲述和表演。要抓住当地的民俗节庆(如节令、庙会、歌节等),不失时机地进行现场采访。
    在普查中,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在了解了一般情况后,可重点走访,抽样调查,也可以开小型调查会。在面对面的采访讲述者和现场观摩民俗展演时,提倡“参与观察”。所谓“参与观察”的调查方法,简言之,就是一方面要求调查者不要把自己视为、尤其不要被当地人视为“外来人”,以免在调查时增加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疏离感;另一方面,要求调查者要设法参加到讲述或演唱的情境中去,以便使调查者(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自然地发生感情的交流和情绪的沟通,从而获得真实状态下的讲述内容。在普查中,要充分重视当地的文化工作者和爱好者,他们能够起到帮助沟通外来采访者与被采访者、讲述者的作用。
    除了从口头上搜集记录“活态”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包括讲述文本和展演现场外,还要注意搜寻民间传抄的过去时代或现在仍在流传的唱本、歌本、长诗、鼓词、皮影脚本、宝卷(宣卷)、经书、图画册页等手抄本。
  4. 普查结束,进入普查总结阶段。除了对组织工作进行必要的总结外,重要的是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按照普查计划和调查提纲逐一叙述,要对各项要求作出分析和统计,各项调查均需写出书面报告,要对普查的成果与调查的完善程度作出评估。普查中采录的民间作品、搜集的民俗实物和民艺作品、调查采访时随机填写的表格、绘制的普查地图、摄制的照片与录音录像,均应登记造册,标明普查人员名单、普查时间、普查地区等。以上材料均应悉数上缴普查小组的上一级主管部门归档。
  (五)普查中应注意的事项
   1. 普查队(小组)成员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特别是尊重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一旦发现个别违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的严重事件,要立即果断地严肃处理,以取得群众的信任。
  2. 普查队(小组)要尊重和依靠地方党政机关和文化部门,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向他们汇报情况。
   3. 普查队(小组)要有严格的普查工作纪律。内容如下:
  (1)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走形式,调查者必须亲自深入现场,直接面对、接触调查对象。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
  (2)实事求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整理、汇编资料时,引用他人成果必须注明出处。
  (3)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成果署名应反映客观实际。
  (4)遵守普查规则,所有规定上交的资料及成果,必须如实如期上交。
  (5)对于违反纪律者,要追究相关责任,按规定予以处罚。
  4. 普查队(小组)要有严格的工作作风,建立严格的资料交接和保管制度。
  5. 注意队员的安全。
  (六)普查中的采集
    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项目,包括搜集记录、采集数据、搜集实物、拍摄视图、绘制形制图、绘制分布地图、撰写调查报告等多项工作和成果。采集作品和记述民俗,是普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没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记录和民俗事象的记述,就无从谈论普查,而有了忠实记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品和忠实记述的民俗文化事象,就保存下了当前所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面貌,从而也就为从民间文化角度研究民众的思想和世界观提供了可能,为制定、实施和修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为党和政府制定文化政策乃至国策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尽管不能把采集等同于普查,因为普查还有其他的内容和手段(如抽样调查等),但一般说来,采集可以与普查同时并举。
    在普查中,不可能用数字的统计法(量化)解决一切问题,故而要求采录者在采录时忠实于具体的讲述者、传承者、表演者的讲述和表演,只有出自他(们)之口和他(们)之手的作品,才能代表他(们)和他(们)所属的那个群体的一般思想观念和审美取向。
    以口头文学为例,它是民众的语言艺术,尽管“类型化”是民间作品的一个普遍性特点,但出自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人生观的故事讲述家讲述的故事,和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人生观的歌手唱出来的民歌,在语言叙事的方式、词语所表达的文化意义、细节的铺叙、幽默感等方面,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故而在记录他们的讲述和歌唱时,要尽可能忠实于他们讲述的语言(包括方言、土语),尽量避免用通行的官话或采访者自己的语言替代讲述者的讲述语言。保持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就能得到有个性、有风格的民间作品的文本。
  (七)普查成果与验收
  1. 普查的成果一般包括:普查(调查)报告,包括普查工作总结、民间文化资源种类、分布状况、价值、传承人名录、对保护的设想等;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地图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清单;记录的文本(作品)与调查图表;录音、影像、图片;搜集(包括购买)到的民俗实物与资料。
    这次普查中所采集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图像资料,将以省(市、区)分卷、分类别编制编纂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地图集》。同时,还可编纂出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纂丛书等各种形式的文献成果。
    这次普查中所录制和摄制的录音录像资料,要求编制成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的科学资料片,交由国家和省(市、区)文化行政部门指定的或委托的专业机构永久保存,并向社会开放。
  2. 建立验收制度是检验普查成果的重要步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重要环节,又是一项有组织有领导的集体完成的田野调查项目,待工作告一段落,各级主管机构将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力量进行成果验收和论证,并对普查报告中所述各项调查和研究作出评估。在验收和论证合格后,建议由负责人签字并将普查队(小组)的普查成果报送上一级主管机构。
    下面提供一些评估时可供参考的数据:
  1)是否全面掌握了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形态及其现状?
  2)是否弄清楚了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情况、作品类别、分布情况?
  3)是否全面调查了和录制了该地区的岁时节日、节庆仪式、婚丧嫁娶、人生礼仪、村规乡约、民间组织(如香会、帮会)等民俗事象?
  4)是否摸清了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的传播路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区?
  5)是否发现了重点故事讲述人、歌手、传承人(传承家族)、民间艺术传承者和表演者?
  6)是否摸清了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采集史以及过去搜集的资料收藏在何处或何人手中?
  7)是否记录采集了有代表性的或有重大意义的口头作品和艺术作品?
  8)其他。

Ⅱ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

一、目的
    为统一和规范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对普查对象进行规范化记录与收集,并使普查中所获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和实物得到标准化和序列化的登记、存档、保管,需要对普查对象作出合理的分类,并赋予分类代码。
二、原则与方法
    在国家统计及标准化管理研究机构、文化部相关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参考了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一些国家标准的分类代码编制原则,借鉴了人口、经济、文物等全国性普查的经验和国家社会科学、中国图书分类等有关分类原则,比照国际上通行的编码方法,在充分考虑到计算机检索和数字化管理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编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及代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及代码采用了层次分类法和数字编码形式。
三、分类代码结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分为两层,其中第一层按学科领域分成16个一级类,第二层是在一级类以下细分的二级类;每个一级类以下的二级类中都设有一个“其他”类作为收容类。分类代码结构采用三位数字代码,其中前两位表示一级类,第三位用作二级类的细分,第三位为数字字符9时,表示收容类。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表
  ()
  民族语言01
  ()
  民间文学(口头文学)02
  神话021
  传说022
  故事023
  歌谣024
  史诗025
  长诗026
  谚语027
  谜语028
  其他029
  ()
  民间美术03
  绘画031
  雕塑032
  工艺033
  建筑034
  其他039
  ()
  民间音乐04
  民歌041
  器乐042
  舞蹈音乐043
  戏曲音乐044
  曲艺音乐045
  其他049
  ()
  民间舞蹈05
  生活习俗舞蹈051
  岁时节令习俗舞蹈052
  人生礼仪舞蹈053
  宗教信仰舞蹈054
  生产习俗舞蹈055
  其他059
  ()
  戏曲06
  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061
  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062
  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063
  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064
  民间小戏剧种065
  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066
  傀儡戏曲剧种067
  其他069
  ()
  曲艺07
  说书071
  唱曲072
  谐谑073
  其他079
  ()
  民间杂技08
  杂技081
  魔术082
  马戏083
  乔妆戏084
  滑稽085
  其他089
  ()
  民间手工技艺09
  工具和机械制作091
  农畜产品加工092
  烧造093
  织染缝纫094
  金属工艺095
  编织扎制096
  髹漆097
  造纸、印刷和装帧098
  其他099
  ()
  生产商贸习俗10
  农业101
  林业102
  渔业103
  狩猎104
  饲养和牧畜业105
  商贸106
  副业107
  其他109
  (十一)
  消费习俗11
  服饰111
  饮食112
  居住113
  交通114
  其他119
  (十二)
  人生礼俗12
  妊娠121
  分娩122
  诞生、命名123
  满月、百日、周岁124
  成年礼125
  婚礼126
  寿诞礼127
  葬礼128
  其他129
  (十三)
  岁时节令13
  汉族节日131
  少数民族节日132
  其他139
  (十四)
  民间信仰14
  原始信仰141
  俗神信仰142
  祖先信仰143
  庙会144
  巫术与禁忌145
  其他149
  (十五)
  民间知识15
  医药卫生151
  物候天象152
  灾害153
  数理知识154
  测量155
  纪事156
  营造157
  其他159
  (十六)
  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16
  室内游戏161
  庭院游戏162
  智能游戏163
  助兴游戏164
  博弈游戏165
  赛力竞技166
  技巧竞赛167
  杂耍(艺)竞技168
  其他169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码的编制规则
  (一)编制原则
    为了普查、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对象进行惟一性标识,因而必须按照统一的标识码编制规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每一个普查对象赋予独一无二的标识码。
    参照国际上的惯例,结合我国实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具体对象进行编码标识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采用全数字标识代码,以保证代码的惟一性、统计性和易于操作性;码位固定为14位,便于信息的汇总、处理与交换;赋码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本身作标识,而不对其载体形式或属性作标识;尽可能让代码具有科学性、简洁性和稳定性,以使其既易于识别辨认,又便于维护管理,还能够为将来可能增加的编码对象留有余地。
  (二)编码结构
    按照上述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码的编码结构为:本体代码+校验码。本体代码和校验码依次连接,不留空格,形式如下图所示:

      

    其中,本体代码由1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共分三段:
    第一段为国家行政区划代码,引用国家标准GB/T 2260,以6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县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从地域范围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对象加以限定;
    第二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代码,进一步限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对象的类别范围,以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表”中给出的分类代码;
    第三段表示在同一地域范围内,类别相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对象的登记流水号,固定为4位数,按顺序从0001开始编号。
    校验码为1位阿拉伯数字,根据国家标准GB/T 177101999的有关规定产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在登记汇总和搜索查询时,会面临两次录入的情况,为检验本体代码的正确性,避免出错,故特设立校验码。其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按照由右至左的顺序,确定代码中包括校验码在内的各位代码的代码位置序号(校验码的代码位置序号为1,其他由右至左依次为23、……14);
    第二步:从代码位置序号为2的位置开始,求所有偶数位代码的和;
    第三步:将第二步的和乘以3
    第四步:从代码位置序号为3的位置开始,求除了代码位置序号为1的其他所有奇数位代码的和;
    第五步:将第三步与第四步的结果相加;
    第六步:如果第五步所得的和的个位数为零,则校验码为0;如果第五步所得的和的个位数不为零,则用“10”减去    第五步所得的和的个位数,所得的差为校验码。
  (三) 范例
    普查对象——河北省保定安国市民间文学类神话作品第101号,其本体代码为:1306830210101
以计算本体代码为1306830210101的校验码为例,下表中给出了该例中的校验码与本体代码、代码位置序号、偶数位和奇数位的关系。

Ⅲ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提纲

一、民间文学调查提纲

(一)社会转型带来的变化
    为编辑《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和《中国谚语集成》,我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和基层文化干部,曾于19841987年间,对民间文学(口头文学)进行过一次全面普查和搜集,并以地区和县为单位编辑和印制过资料本。在地、县资料本的基础上,编选的省卷本已公开出版并流行于世。20世纪80年代的那次民间文学的普查和搜集,大体上可看作是那一时代流传于世的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故事、歌谣和谚语的总汇。由于种种原因,也有许多遗漏和空白,例如:属于民间文学,并且在我国蕴藏非常丰富的史诗(英雄史诗和创世史诗)、长诗(叙事长诗和抒情长诗),虽多有搜集和出版,但迄今未进行过全面的普查。
    这次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将要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也包括民间文学(口头文学)。这次民间文学的普查,是在21世纪之初新的形势下的一次全面普查,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普查的基础上进行的补充调查。当前普查工作遇到的新特点是:
  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的进程急剧加快,市场经济得到空前繁荣与发展,随着电视、电话的普及,信息化程度大为提高,大部分农村(牧区)人口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导致在民间文化诸种形态中比较容易发生变异的民间文学(口头文学)正在发生着或快或慢的历史性嬗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当前的民间文学(口头文学)进行一次客观、真实和科学的普查与采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 电视等现代媒体的普及和商业性的通俗文化——“快餐文化”——浪潮的兴起,对植根于中国漫长的农耕(游牧)等文明条件下的、以农(牧)民为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中国民间文学(口头文学)正在产生猛烈的冲击,使民间文学的传承者和受众群体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广大农村(牧区)的中老年农(牧)民仍然是传统民间文学及其所反映的民间世界观的忠实听众和传承者,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一代,其生活观念乃至世界观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他们对传统的民间文学多少表现出了冷淡的态度。
  3. 10多年来乡村城镇化的结果,使“城镇”和“乡村”这两个不同层次聚落的居民,在文化心理上拉大了距离。相对来说,城镇居民(其中包括一部分移民到城镇上的青年农牧民)热衷于电视媒体所宣传的商业性通俗文化和时尚文化,而传统的民间文化(包括民间文学)在这部分居民中逐渐被冷落,甚至被遗忘。不过仍然留居于乡土的民众,特别是边远的、信息欠通畅的村落的民众,则还对传统的民间文学及其所反映的民间世界观保留着以往的热情和信仰。受众文化心理和审美情感上的这种变化,也导致了民间文学的时代性嬗变。
以上这些新的社会变化和时代特点,决定了21世纪之初即将实施的这次民间文学普查不仅非常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参加普查和采录的人员,一定要以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认真做好普查与采录工作,以给后代留下一份新时代的民间文学遗产。
(二)民间文学调查的任务
    根据这种新的社会形势和文化变迁情况,本次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的普查与采录任务,大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对过去调查和采录过的地方,以及采访过的故事讲述者、民歌演唱者,进行回访和重访。隔几年对以往调查过的地方做回访和重访调查,进行比较研究,是国际民俗学界常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和惯例。对我们来说,回访和重访调查,还不仅是出于研究的需要,而是因为民间作品是口头讲述的,因而经常处在流动与变异的状态之中。每一次采访都不会一模一样的,况且又过了10年、20年,讲述者和演唱者都经历了人世沧桑,生活的历练、文化心理与审美心理的变化,对他们心中的作品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今天再来搜集记录他们讲述和演唱的民间文学作品,得到的将是新的文本。
   2. 在上次调查的基础上,“拾遗补漏”。“拾遗补漏”包括两重意思:首先,10年前的那次普查,并不是村村寨寨都调查过的,而是有选择的。这次普查要对上次没有搜集采录过,而又蕴藏较为丰厚的村落进行全面调查采录。其次,在10年前的那次普查中,被忽略和遗漏的民间体裁和作品,这次要重点的调查和采访。
  3. 21世纪初将要开始实施的这次民间文学(口头文学)调查采录,要对调查地点的人文、民俗情况,对于讲述者的传承,要特别予以关注。尽量排除形象工程的政治需要和“先验”的学术理念的影响,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对民间文学在当下的生存状态予以全面的关注和记录。
(三)全面调查与重点搜集
    根据上述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点和社会特点,21世纪之初的这次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的普查,要坚持全面调查和重点搜集相结合的方针。
  1. 全面调查。
  1)要兼顾城镇和乡村。比较开放的村落和比较封闭的村落,单姓的村落和杂姓的村落,特别要注意调查那些在民间文化蕴藏上资源比较丰厚、有优秀的传承人(讲述人)、有代表性的村落。
  2)调查对象要兼顾不同的人群:老年、青年、儿童;男人和女人;有文化的阶层(包括基层干部)和不识字的阶层;经常跑外者(跑运输、做生意者)和老住户;弹唱艺人、故事家、歌手、巫师、师公、萨满、赞哈、阿訇、祭司、哭丧妇等。
  3)调查地区(省区、县市、乡镇、村落)所蕴藏和传承的各种民间文学体裁,均须注意调查。要善于发现哪一种或几种体裁在该地更有特点和优势,在哪一种或几种群体(如妇女)中更为流传,有哪些优秀的传承人和讲述人,他们之间的口头传承关系如何。
  4)以当下讲述和传承的民间文学作品为主要搜集主体,过去的抄本、印本也在调查搜集之列。
  2. 重点搜集。
    中国乡村星罗棋布、数量繁多,在普查开始时,要向当地文化部门和老文化工作者了解当地民间文学的蕴藏情况与地域特点,以及过去的搜集情况,特别是要了解在同一文化圈中哪些乡镇、村落属于资源蕴藏较为丰厚者,有哪些著名的传承人,然后确定一些重点村镇和若干传承人(讲述人、歌手)。在掌握了全面情况的基础上,再有选择地进行调查和采录。这种重点,体现为代表性。重点调查和采录,只要做得认真,有助于对该地区民间文学(口头文学)情况的全面掌握。
(四)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
    坚持全面性、代表性和真实性,是为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了的一条正确原则。既是对普查的要求,又是对搜集采录作品的要求。
  1. 所谓全面性,前文已经讲到,就是要按照民间文学(口头文学)本来的生存状况去调查和采录,有什么就调查什么,有什么就采录什么,而不能在调查之初就先设定框框,主观地、先验地舍弃某些方面和某些作品,从而改变它本来的生存面貌。
  2. 所谓代表性,大致包含下列四种意思:
  1)在全面掌握某地区的民间文学蕴藏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体裁形式、有代表性的传承人讲述(或演唱)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认真、科学地采录。
  2)对调查地点的人文、民俗情况,对于讲述者的经历及传承情况,要特别予以关注。
  3)调查人员和采录者在一个地区所采集到的作品,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异文。要从中挑选出在情节、语言、民俗内涵和艺术上有代表性的文本来,其他异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也要作为参考补充文本放在附录中。同类或同型的作品,搜集时要求全,越全越多越有比较的可能。但在编辑时,则不可能所有材料都选入,要有所选择(不一定选一篇)。凡没有选入的作品(如不完整的)也要作为附录,还要在附注里加以详细地说明。将来有研究者对这类作品有深入研究探讨的兴趣,他可以按照所提供的异文和附注的线索,再做专题的调查。
  4)由于类型化是民间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因其类型化,才能在不同地区得以流传,并在流传中像“滚雪球”一样被不断添加上一些细节和枝叶、失掉一些细节和枝叶,也因而使有些作品在千百年的传播中,逐渐演变成为许多地区都有流传的著名作品。有些代表性的作品,也许不是本地的“特产”。在调查中,对于上述内容也不要忽略,因为这对于全面研究地方民间文学的蕴藏总量和渊源,以及研究中华民间文化的流变与移动有着重要意义。
  3. 所谓真实性,主要包括下列两点:
  1)在搜集和记录民间作品时,调查者和采录者要忠实于讲述者讲述的原貌。采录工作,一般可用笔录,最好采用录音和录像等现代化手段,音像资料尤为珍贵。切忌在记录时和整理记录稿时,随便窜改讲述者所讲述的文本,以自己的语言和叙述方式取代讲述者的语言和叙述方式,也切忌把自己认为不好的、不雅的、甚至迷信的情节随意删除或改写。用民族语言演唱或讲述的,尽量用民族文字记录(没有文字的民族用国际音标或拉丁字母拼音),然后再逐字逐句地翻译成汉语文本。用方言演唱、讲述的,要用方言记录,并加以注释。这方面,前辈学者们,如:顾颉刚先生20世纪20年代在苏州记录的吴歌,就是用吴语方言记录的,曾经得到当时一些著名学者,包括语言学家的首肯,堪为中国民间文学史和学术史上的成功范例。
  2)凡掌握民间文学资源较为丰厚而又别具才华的讲述者和演唱者,他们的讲述(或演唱)一般都是有个性和有创造性的,采录者必须尊重他们的风格和创造,不要随意乱改,而只有忠实记录,才能留住他们讲述作品的个性。
(五)调查和搜集的方法
  1. 首先要了解清楚调查地有哪些有才华的讲述者、演唱者,尽快确定调查线索和采访对象。能否迅速找到线索和采访对象,找的好不好,关系到整个调查和搜集采录工作的开展和质量。曾经做过调查采录的人或当地的成员,做起来比较容易,而外地来的调查组成员则因人地生疏,需要费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在普查中,不仅要全面弄清该地民间文学的总体蕴藏情况和优势类别,而且对被选定的讲述者、演唱者、表演者,要着重采访和记录,并要在调查表上进行详细地登记和编号。
  2. 调查和搜集时,要尊重被采访者,不能不照顾他们的时间、情绪和体力等,采访时间不能过长。讲述者、演唱者、表演者的年龄、性别、心境、健康、情绪等,都要考虑到。从某种意义上说,讲述、演唱和表演,也是一种创作。因此,要尽量到被采访者生活的、熟悉的环境中去调查采录,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于讲述、演唱和表演的宽松自如的环境,以便他们毫无顾忌地讲述、演唱和表演。
  3. 对于任何选定的调查点(村镇)而言,其调查和搜集采录的工作,要务求尽可能地做到全面而系统,包括全面采集、分类采集、专题采集、深度采集等不同层次的搜集采录。对于被认定的优秀讲述者、演唱歌手、表演者,要为他们提供条件,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尽可能多地讲述、演唱和表演他们烂熟于心的作品,全面地搜集记录属于他们的作品,力求一次挖尽。有些讲述者(演唱者),有些作品,如常说的“诨故事”,可能不适合女调查人员在场;有些讲述者(演唱者),有些作品,可能不适合男调查人员在场。为了顺利调查采录,逢这种时候,要适当回避和调整。
  4. 向讲述者、演唱者、表演者调查采访,可采用“参与观察”的方法。有人分工与被采访者沟通交流;有人分工记录、录音、录像。但任何人都切忌随便打断讲述者和演唱者的思路,以免破坏他们的情绪;笔录者要当场记录,切忌采取当场交谈,回来追记的方法,追记的方法是不可靠的。讲述过程中未听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要等讲述或演唱告一段落后,再问清楚,补记到文本中去。
  5. 对于与一定的仪式结合在一起、粘连在一起,而不易剥离的民间文学(口头文学),要在仪式进行中去记录、录音和录像,以便记录下它们的生态状况,以及文本与仪式的关系。如果为了省事而把仪式免去,只留下干巴巴的文本,那就使文本失去了生存的生态环境,使未能临场的研究者无法懂得它们的丰富含义和真正的意义。
  6. 讲述者讲述中的词法特点、方言、俗语、口头语、套话、韵语、称谓等,要尽可能准确地予以记录。方言中一时找不到对应的汉字者,可先用汉语拼音记音。
  7. 记录下来的每一篇作品,都要在文本的末尾署上下列几种背景材料:讲述者、演唱者、表演者的姓名及男女、民族、身份、年龄、文化程度、简历、传承(家传或师承)、居住地及联系地址等;采录者(包括翻译者)、随行者的身份、工作单位、文化程度、联系地址;采录地点(包括具体环境,如:鼓楼、场院、马棚等)、采录年月日。
  8. 所有记录的民间作品,一律编号登记。

二、民间美术调查提纲

(一) 概述
    在漫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的广大民众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参与文化艺术的创造,形成了一系列适应本土人文环境、反映社会生活需要、寄托大众审美理想的美术形态和样式。民间美术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的最普遍的表现形态,也是中华民族美术生存发展的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对中国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艺术有着无法估量的重要意义。然而,近百年来,在由农业、手工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潮流中,中国民间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的传统格局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传统文化形态的民间美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破坏性的冲击。今天,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的文化殖民势力,对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构成更加严重的破坏,大量的民间美术濒临灭绝。为此,保护中国民间美术迫在眉睫。
为保护包括民间美术在内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次进行民间美术的普查,是全面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基础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前,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已于不同历史时期进行过系统的或零星的调查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和研究著作。这些材料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工作基础。因此,本次普查工作将侧重了解和把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1世纪初的民间美术资源情况和现实处境,以便为国家政府采取进一步的保护措施提供原始资料和决策依据。为做好本次普查工作,调查者需真正深入基层,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对民间美术进行较全面、立体的调查和记录。
(二)分类
    民间美术是民众创造的一种表现方式,大量反映了农耕、游牧、渔猎文明条件下的社会生活和民众审美理想,包括民间信仰和功利意愿,内容十分丰富,用途十分广泛。在现实生活中,民族民间美术形态繁复,题材多样,应不同的需要而被创作和传播,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于相应的环境和场合。为了普查工作的方便,将其大致分为四个大类:
  1. 绘画。
  2. 雕塑。
  3. 工艺。
  4. 建筑。
(三)调查方法
    民间美术的调查方法主要采用田野作业的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间接调查和文献调查三种方式。
实地调查是指由调查者本人直接在民间美术的所在地(主要指不可移动者,如民居等),或是民间美术的生产地(主要指可移动者)及其分布、流传的领域内进行各种类型调查的方法;间接调查是指调查者由于经费、交通等方面的原因在民间美术的所在地(主要指不可移动者),或民间美术的生产地(主要指可移动者)及其分布、流传领域以外的地方,采用邮寄问卷、电话采访以及通过委托第三者采集标本和数据并进行记录而进行的调查方法;文献调查则是指通过查阅过去的历史文献、绘画图卷、照片等素材,对相关专题的民间美术进行书面调查的方法,这一方法通常也被叫做“案头工作”或是“案头准备”。
对民间美术的实地调查与一般的民俗学调查和考古学调查同样,是以田野作业方法为基础的,这是最为根本的调查方法。但作为对民间美术的实地调查方法,其主要手段有观察测量、参与体验和问卷记录等项。
观察测量是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上对民间美术进行考察、测量、摄影、绘画等,它是最为直接的调查民间美术的手段之一。在考察时,又分动态考察和静态考察两种方式。动态考察是指,对处于使用状态中的民间美术进行观察;而静态考察所注重的则是其功能结构的状态,既可以在实地进行考察,也可以在民间美术征集入藏后再从容进行考察。
参与体验是指,由调查者本人积极地参与到制作和使用民间美术的过程中,使民间美术的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的考察方法,这是一种以亲身体验民间美术的制作和使用为手段的、与民间美术的关系最为密切的考察方法。
问卷记录是指调查者在调查地选择身份、职业恰当的对象,通过对话来调查民间美术的制作工艺、使用方法和各种传承方式的方法。这里必须注意的是,不仅要调查民间美术本身的年代、结构、材料、质地、装饰等,还要调查当地一般风俗习惯中的民间美术的制作、使用、传承等的情况,通过调查使民间美术的整体情况完全明晰起来。不仅要注重现存的民间美术,还有必要将过去了的民间美术记录下来(指时下业已消亡,但在过去曾经存在、现在已留在记忆中的民间美术,或者在年节仪式时,专门为特别礼仪的需要而临时制作、使用的民间美术)。另外,在问卷记录时要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词语和生僻的文字,尽量使用直白的语言和简明的文字。同时还要善于在当地人们闲聊或是谈天说地时,发现可供调查的线索。
在问卷记录时,还要将调查地域内过去和现在存在的民间美术制作成目录,在注明现存有无,以及制作者、所有者等情况的同时,有条件的话,可以利用电脑来对不复存在的民间美术进行三维立体图像复原。若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当场采用速写或绘线描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在对民间美术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必须将对象物的任何一个信息、要素都记录在案,以方便将来的使用。至于调查表格,要与调查记录的问卷有所区别。
(四)调查提纲
  1. 品物名称。
  2. 它的产地或所在地。
  3. 它的尺寸大小。
  4.它的主要材料是什么?除此之外还使用了哪些别的材料?
  5. 这些材料是从哪儿来的?预先要做哪些加工处理?具体方法和衡量材料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6. 它的造型和色彩(要提供俯视、平视和侧视三个角度的形象完整的照片,重要的局部要提供特写,可摄影或手绘)。
  7. 它的结构和构造原理(重要的结构部位和构件要拍摄照片,或描绘示意图)。
  8. 它采用的题材和表现的内容(故事情节,寓意、说法或口采)。
  9. 它有哪些装饰纹样?这些装饰纹样的名称、形状、寓意(说法或口采)和所装饰的部位(要提供尽可能保持纹样单位完整的图片,可摄影或手绘)。
  10. 它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哪些工艺环节和技术最重要?有哪些操作要领或技巧?衡量制作水平的标准是什么?
  11. 制作工具有哪些?这些工具的名称、俗称,以及材料、构造、尺寸、用途和使用方法如何(至少拍摄俯视、平视和侧视三个角度的完整形象的照片,重要的局部拍摄特写照片)?
  12. 它目前的样子和10年前的样子相比,在题材、寓意、造型、装饰和工艺等方面是否有变化?在哪些地方?有哪些变化(尽可能提供以前样子的图片,可摄影或手绘)?
  13. 它依照的谱式,承传这些谱式的方式是什么(最好能提供谱式图片)?
  14. 关于它的艺诀,来源或口述人。
  15. 关于它的故事、传说、民谣、谚语等,来源或口述人。
  16. 它的作者或艺人(附照片),除需填写《民间美术作者、传承人调查表》(见附表2)外,还应了解师父和徒弟的情况、家庭经济来源和月收入、作息安排、产品的出路、代表作、社会地位和影响。
  17. 它主要的用途,包括使用时间、地点和方式,以及目前使用或流行的情况。
  18. 在当地日常生活中,它还有哪些其他用途?目前使用或流行的情况。
  19. 关于它的习俗或讲究。
  20. 相关的历史记载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包括具体内容、记录形式和收藏地。

附注:
   1. 建筑可按建筑专业要求调查和测绘。
   2. 在所有调查材料、调查表格和调查报告的末尾,一定要注明:(1)调查地区;(2)调查时间;(3)调查者及单位。

三、民间音乐调查提纲

(一)概述
    1979年至2004年的20多年间,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发起了全国艺术科学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的编纂工作,以上“四大音乐集成”已于2004年年底完成。这项历时长,参加人员多,覆盖面宽,品种齐全的民族民间音乐收集工作,是继20世纪40年代延安晋察冀边区民间音乐收集、50-60年代部分地区民间音乐调查之后又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各地市县文化馆、站的文化干部克服困难,积极工作,在任务繁重、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使这项世纪性的大工程得以顺利完成,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将要开展的民间音乐普查工作,是在21世纪之初新的形势下由政府组织的又一次全面、细致的普查,其特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现在正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广大乡村地区正在逐步向城镇化社会转变,广大从事农业、牧业的生产者也在向城镇居民的身份过渡。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在这一大的历史、社会背景中,新的城乡在兴起,旧有的环境在改变;新的生活在产生,旧有的习俗在变化。这就使民俗生活中的民间音乐出现脱离原有土壤的可能,亦即出现失传的危险。这次民间音乐普查工作,正是在这一背景中开始的,因而有别于既往的任何一次民间音乐调查工作。
  2. 民间音乐调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在于通过对21世纪之初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现存的、“活态”的民间音乐的调查和采录,有针对性地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的管理和保护体系。因此,要求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和各级文化工作者对被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和调查中所采用的基本方法、理念、技术性手段有统一的认识。
  3. 本次普查的民间音乐,主要指由各民族人民所创造、流传在民间的、未经专业音乐工作者加工的各种原生态的音乐品种。既包含诸如声音、器物等有形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传承人的审美观、实践观、价值观等无形的精神因素。因此,这次调查是全面调查与各种民间音乐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民族、民俗等等各个方面的全部信息,有别于以往的民间音乐调查,只以音乐本体为主。
    由于以上工作的特定性质,要求参加此项工作的调查者,在实地调查工作中遵循方法科学、方案可行和理念先进等原则,以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分类
    按照音乐的体裁和表现形式,民间音乐一般可分为五大类与未包括在其中的其他内容:
  1. 民间歌曲。
  2. 器乐曲。
  3. 舞蹈音乐。
  4. 戏曲音乐。
  5. 曲艺音乐。
  6. 其他,例如:部分民间祭祀仪式音乐。
    要特别指出的是,从分类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分类法都只能适用于一定的对象范围,当我们在实际调查中,试图用上述分类法去穷尽复杂的民间音乐时,可能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形而无法准确地概括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和文化内涵。这说明对民间音乐的分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既是构成理论研究的一部分,也是理论系统建立的基础。
    就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少数民族对其本民族的艺术形式都有着传统意义上的原生分类和本民族语言的惯用称谓,并跟他们的传统风俗习惯或民族制度、社会结构相结合,这一点,要引起充分的注意。实际上,这种现象已经构成了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和文化特色。但对调查者而言,尊重各民族传统的分类习惯,就是对被调查者和被调查对象所属民族文化的尊重。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调查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采用多种分类方式加以梳理,并在其后完成的调查报告中加以显示和说明。
(三)调查方法与原则
  1. 调查者与地方专家相结合。
在“四大音乐集成”的基础上,以参与集成工作的专家、学者为“向导”,迅速了解并确定调查对象,落实调查品种与优秀艺人。在充分宣传本次普查工作的意义与目的的前提下,积极发挥当地文化管理部门和对所调查的对象、范围有持续研究的学者的作用。
  2. 案头准备与田野工作相结合。
为获得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调查前的案头准备必不可少。在充分了解调查对象(特别是其在生活中的原生形态)、调查范围、调查内容的前提下,再对调查对象进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歌唱、同奏乐”的实地考察。在尽可能接近调查对象的情况下,取得演唱者和叙述者的信任,使他们在演唱或讲述时心情放松自如,进而亲身参与、细心体验和仔细观察调查对象所进行的音乐活动,以达到与调查互动,更多地了解、认识和理解其中潜在的文化蕴涵。
  3. 个别访谈与集会调查相结合。
个别访谈与集会调查属于互补长短的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二者均是在有准备的前提下,待访谈者进入特定音乐环境后,或选定特定人选逐一问答、或通过集会调查的方式进行访谈。从不同的采访角度看,个别访谈接近现场,较为细微生动、具体;集会调查更具广泛性,是个别访谈的必要补充。在组织有序的前提下,集体访谈常常对专题性问题的解决更有成效。因此,个别访谈与集会调查应各不偏废,相互补充。本次普查与采录重点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对过去调查和采录过的地区及采访过的对象进行回访和重访。记录讲述者和演唱者生活的历练、文化心理与审美心理的变化。
  2)在上次调查的基础上“拾遗补漏”:“集成”工作没有搜集采录过而又蕴藏较为丰厚的地区要进行全面调查,对被忽略或遗漏的民间音乐要进行重点调查和采访,要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对民间音乐的生存状态予以全面的关注和记录。
  4. 对被调查者充分尊重,平等相待。
对被调查者充分尊重,平等相待,就是调查者应以平等友好的方式与调查对象进行交往与合作,充分体现平等的原则。这不仅要求调查者要具备不同民族间人格平等的意识,也要求调查者须持以多元文化观,树立文化平等、相互尊重、友善相处的意识。充分尊重被调查者,还体现在田野工作中应对调查者做出礼节性回报,对于对方的配合与支持贯以适当、适时答谢,借此建立持续接触、互信合作的关系和工作机制。在调查中要保持良好的田野工作作风和树立高尚的道德操守。
  (四)民间音乐与民间风俗、民间信仰的关系
民间音乐与民间风俗、民间信仰的关系问题,是这次普查中的重要内容。民间音乐具有较强的民俗特征,并与民间信仰及相关宗教活动联系紧密,从而构成了民间音乐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次普查应当特别关注。信仰与宗教等问题在民间音乐文化中的表现,大概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有明确的外在形式和固定的信仰体系,音乐也融于具体的信仰或宗教行为中,如民间信仰中的科仪音乐,丧葬、婚俗、节庆和祭祀中的仪式音乐等。
    第二种则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尤其是一些崇尚万物有灵的少数民族,其音乐虽跟民族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其外在表现并不明朗,具有多重文化属性。如许多民族在耕作中均有的祭祀调、巫歌等与生命繁衍内容相关的音乐。
鉴于以往对民俗音乐、民间信仰中的仪式音乐调查存在的不足,在本次调查中应特别重视。
(五)注意事项
  1. 采集有代表性的音乐品种与坚持忠实记录的原则。
本次民间音乐调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有机组成部分,既要采集有代表性的音乐品种,又要记录音乐的发生过程、环境和与之对应的文化功能,如有关音乐应用的目的和意义;要忠实记录民间音乐演唱或演奏的原始面貌,以及有关当事人的解说,其中包括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等。就是说,不仅是简单的音乐采录和样本收集,而是要把音乐作为一种社会的、文化的综合动态现象加以考察,将个人或部分人群的音乐行为与该民族、该族群、该社区的历史和现实的整体背景相联系,充分体现音乐的文化观、整体观,也是本次调查的主要特点之一。它有别于以往一般意义的采集民间音乐曲调、收集歌词等各种“集成”的角度,而是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文化的角度对音乐的行为、民俗、宗教信仰等进行调查,也不失为对民间音乐的本体作忠实的记录。在调查和采集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脱离原生环境,将有关人员带至宾馆、招待所或录音棚进行采录的做法。
  2. 全面调查和重点采集。
“四大音乐集成”进行的资料调查与收集,主要是关注于民间音乐形态和类型的收集和整理,而本次调查则是对21世纪初仍然活在民众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摸家底式”的整体调查、登记,全面调查搜集各类民间音乐资料,以利于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保管,同时也为政府制定文化政策提供依据。对以往由于各种因素有所忽视和遗漏的地区或音乐品种、形式,尤其是音乐品种、形式已经消失,但传承人还在,以及音乐品种、形式仍存在,但已没有传承人的,更要加大力度,重点调查,重点采录。在调查中采集到的民间音乐资料(文本、音像等),都必须注明调查者、调查时间、现存地点、保存资料的组织机构以及联系方式等。
  3. 调查采录的立体性。
本次调查的另一个要求,是强调调查的“立体性”,即要从文字、图片、录音、录像四个方面“立体”记录音乐的发生过程和生态环境。对歌曲,要附录歌词。对器乐,则要询问其音乐表达的具体含义,尤其是涉及到信仰和宗教仪式中的音乐行为。对民间歌会、乐会必须自始至终全程记录,要了解具体环节的实用意义和文化象征意义。在以上调查的过程中,注意民间乐谱的收集或复制。
(六)调查提纲的编写
    撰写调查提纲是进入实地调查之前必备的工作程序,关系到调查的深度、广度,关系到调查的成功与否。总的来说,调查提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就某一个将要采访的具体对象所撰写的。提纲的撰写应该详细而不繁琐,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在总的项目之下逐一分列细节。
鉴于学科的交叉,舞蹈音乐、戏曲音乐和曲艺音乐分别划入舞蹈、戏曲和曲艺等相关章节,兹就民间歌曲、乐种、乐器的调查内容加以说明。
  1. 民间歌曲。
  (1) 歌曲的有关背景和本体内容。
  a.该歌曲流传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属歌种、俗称及其含义。
  b.歌曲的曲调数量。
  c.歌曲的音乐形态(调式、音阶、节奏等)。
  d.歌曲表现的详细内容,有无相关传说或神话。
  e.歌曲产生的年代和传唱的历史。
  f.歌曲的表演形式(独唱、合唱、对唱、齐唱、有无伴奏)。
  g.歌曲表演的规律,包括时间、地点或场合、人数等。
  h.演唱所使用的语言或方言。
  i.歌词的结构、衬词衬句的运用规律特点。
  j.流传地域。
  k.有无特殊的唱法和技巧。
  (2) 民歌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a.歌曲反映的社会内容,与具体生活的对应关系。
  b.歌曲在该地区或该民族中所担当的文化功能。
  c.与宗教信仰与民族习俗的关系。
  d.该歌曲在该地区或该民族内部流传的广度,熟悉或能够演唱该曲目的大概人数和年龄层。
  e.如何传承,属于师徒教传、家族传承,还是社会传承等,有无特殊的要求。
  f.演唱时有无禁忌。
  (3) 其他。
  a.歌手的生活和从艺状况。
  b.歌手的艺术观念。
  c.歌手的师承背景。
  d.曲目的来源。
  e.本地区的代表性歌手名录和居住地点。
  f.收集歌谱、唱本、图片、图像。
  g.演唱术语。
  2. 乐种。
  (1) 名称和背景。
  a.该地区或民族(或支系)有多少乐种。
  b.各乐种的曲调数量。
  c.乐种的音乐形态(调式、音阶、节奏等)。
  d.各乐种的流传范围、环境特征、称谓和含义。
  e.历史渊源,有无传说、出土文物等。
  f.现场演出照片、摄像。
  (2) 表演形式和本体特征。
  a.独奏、重奏或是合奏。
  b.乐队的编制,包括历史状况和现存状况。
  c.乐队构成及排列方式。
  d.乐器间的排列图、行走或舞蹈时的走位图。
  e.主奏乐器是什么,伴奏乐器有哪些?
  f.乐队中的乐器如何相互搭配,主奏乐器与从奏乐器的关系。
  g.乐手状况。
  h.有无特殊表演技艺。
  (3) 曲目与文化功能。
  a.总的曲目及其与民歌的关系。
  b.代表性曲目或曲牌。
  c.使用场合与文化功能。
  3. 乐器。
  (1) 体鸣乐器。
  a.乐器的种类(击、碰)、称谓、演出场合、文化功能。
  b.乐器的尺寸与大小。
  c.乐器的制作材料与质地。
  d.乐器绘图、摄影图(正面、侧面、背面)、特殊部位图、演奏图、现场照片。
  e.演奏技法、演奏术语(普通与特殊)。
  (2) 膜鸣乐器。
  a.乐器的种类(槌击、手击)、称谓、演出场合、文化功能。
  b.乐器的尺寸与大小。
  c.乐器的制作材料与质地(鼓框、振膜)。
  d.乐器绘图、摄影图(正面、侧面、背面)、特殊部位图、演奏图、现场照片。
  e.演奏技法、演奏术语(普通与特殊)。
  (3) 弦鸣乐器。
  a.乐器的种类(拉、击、拨、擦)、称谓、演出场合、文化功能。
  b.调名和指法。
  c.音域和演奏技法。
  d.乐器的定弦、把位、指法、演奏的方法。
  e.有无指板或品(具体位置)、有无千斤。
  f.弓的长度,共鸣箱形状和大小。
  g.乐器的物质构成,包括琴身的制作材料、弦的质地。
  h.乐器绘图、摄影图(正面、侧面、背面)、特殊部位图、演奏图、现场照片。
  i.演奏技法、演奏术语(普通与特殊)。
  (4) 气鸣乐器。
  a.乐器的种类(吹孔、哨嘴、簧振等)、称谓、演出场合、文化功能。
  b.本调与其他各调(调名与调高)。
  c.管数、簧数、哨片及相关制作材料。
  d.筒音、按孔音。
  e.孔、哨、簧的形状与位置。
  f.音列及音域。
  g.乐器的形制。
  h.演奏技巧(常用与特殊)。
  i.乐器绘图、摄影图(正面、侧面、背面)、特殊部位图、演奏图、现场照片。
  j.演奏技法、演奏术语(普通指法、特殊或叉口指法)。

四、民间舞蹈调查提纲

(一)概述
    我国民间舞蹈的调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特别是从1981年组织编纂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对全国的民间舞蹈进行了广泛的普查、收集、整理、编辑和出版,为我国民间舞蹈的继承发展留下了丰厚的文献资料,也为今后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应该看到,近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带来了民间舞蹈生态环境的不可忽视的变化,尤其是一些有着高超技艺的老艺人,以及大批年富力强的民间舞蹈的继承人,随着时光的流逝,或已经告别人世,或融入城市的乡村劳动大军,探寻着新的生存之路。同时,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果,使农村(牧区)人口的生活品质得到很大的改善,物质生活的提升和信息传媒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精神世界,尤其是农牧民的审美追求和审美品位。在我们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倍感欣慰的同时,也为不断受到冲击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担忧。因此,尽快抢救传统民间文化遗产,推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实施,就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
    民间舞蹈是民族民间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民间舞蹈的调查工作是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重要环节。
在调查民间舞蹈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提醒参与调查工作的人员予以注意:
  1. 由于这次民间舞蹈调查是继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进行舞蹈普查之后又一次新的全面调查,这就要求调查人员应格外留意调查过去记录的舞蹈品种(或节目)今天是否仍在当地民间流传?有何变化?上次舞蹈普查中已经采录下来,但未被收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相关省卷的民间舞蹈,今天是否仍在当地流传?有何变化?
  2. 要了解历次舞蹈调查中被遗漏而现在仍在民间流传的舞蹈品种(或节目)的有关情况。
  3. 对于那些在当地民间面临失传且已没有活动,但个别老艺人尚健在的舞蹈,要优先调查,采取及时的抢救措施,以免留下历史的遗憾。
鉴于民间舞蹈本身的固有特点,民间舞蹈的调查以县为单位进行为宜。
(二)调查方法
    民间舞蹈调查是一项极为艰苦细致的工作,参与调查的人员,应以高度的历史责任心和神圣的使命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深挖细究、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该项工作中去。
调查工作可以采取县文化馆专业人员、乡镇文化站、艺人或热爱民间舞蹈的志愿者相结合的方法或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让调查人员融入到民间舞蹈所在地的艺人和群众的生活劳动中去,与他们同苦共乐,交友通心,努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达到让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地步,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了解到所调查的舞蹈的真实而又鲜为人知的内容。
在调查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摄像(如舞蹈动作、舞蹈表演的场面及全过程、整体环境等)、录音(如艺人描述、讲解内容、舞蹈伴奏音乐、歌曲等)、拍照(如舞蹈动作、造型、舞蹈表演环境、有关的文物遗存、传承家谱等)、绘画(如服饰、道具、舞蹈队形调度变化等)方法,如实地把所调查舞蹈的有关内容记录下来。对“民间舞蹈调查提纲”的第四部分“填表说明”所列各项,一定要如实记录,切忌人为地臆造内容,力求完整、翔实地体现所调查舞蹈的真实面貌。
(三)调查提纲
  1. 舞蹈名称。
  2. 其他名称。
  3. 舞蹈族属。
  4. 流传地区。
  5. 流传现状。
  6. 活动时间、地点、场合与动机、目的。
  7. 与舞蹈有关的习俗风情。
  8. 源流沿革。
  9. 舞蹈文学。
  10. 表演内容、形式和角色、人物。
  11. 舞蹈风格特点。
  12. 服饰、道具。
  13. 伴奏音乐。
  14. 舞蹈调查档案。
(四)填表说明
  1. 舞蹈名称。
    指该舞蹈在民间流传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或占有主要比重的现在的称谓,而不是硬性的冠名。舞蹈在其流传历史中变更名称的,可在“源流沿革”中叙述。
    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应先标明其汉译意名称,再注明其汉译音名称。例如:四川省凉山彝族舞蹈“皮鼓舞”(汉译意)、“苏尼且”(汉译音)。又如四川阿坝藏族舞蹈“吉祥的娱乐”(汉译意),“卓—达尔嘎”(汉译音)。
  2. 其他名称。
    指主要名称之外的其他称谓。例如:陕西省榆林地区靖边县的“踢鼓子”是主要称谓,此外又有“安鼓跑鼓”、“坐鼓跳场”等俗称。
    少数民族舞蹈有其他名称的,记录要求同“1”。
  3. 舞蹈族属。
    指所调查的舞蹈是哪一个民族的。进行本项调查时,应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深入细致的态度,尽可能地了解、澄清舞蹈属于以下何种情况:(1)该舞蹈在某民族流传了多少年;(2)该舞蹈在某民族已经流传了多少年,但它源自其他民族;(3)该舞蹈在数个民族中均流传。依其在各民族中流传的广泛程度,依次说明。
  4. 流传地区。
    指该舞蹈在某县域内流传的实际范围。例如:某某舞在几个乡、镇,或某一乡,或仅在某一村流传,如实说明。一种舞蹈在外县也有流传的,不属于本调查提纲的记录范围。
  5. 流传现状。
    指该舞蹈当今在民间流传的实际状况,而不是指其在某个历史时期的流传情况。
  6. 活动时间、地点、场合与动机、目的。
    本项调查内容包括“以前”(时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和建国初期)和“现在”两个时间概念。例如:“以前于农历某月某日或某某节日(时间)在当地某某山(地点)、某某庙会上(场合),向某某神(佛)”祈佑(动机)五谷丰收,人畜平安(目的),“现在遇农历春节或重大庆典时,在县城内某某广场表演,以表达欣喜欢乐之情”。舞蹈延续多年无变化者,要据实记录。调查时遇到该舞蹈在某朝代有特殊的活动时间、地点、场合以及动机与目的时,留至“源流沿革”中叙述。
  7. 与舞蹈有关的习俗风情。
    指与舞蹈有密切关系的地方习俗和民族风情。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该舞蹈只在当地进行某种习俗活动时才表演;直接以该舞蹈表现某种传统习俗;通过该舞蹈的活动体现某民族特殊的风情,并以此为媒介达到某种目的等;该舞蹈的情节、动作等隐含的某种神秘文化内容和象征含义等。
与该舞蹈无关的习俗风情不在本项记录之列。
  8. 源流沿革。
    指该舞蹈产生、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着重调查收集与被调查舞蹈有关的文献史料记载和起源传说。在该舞蹈的发展中,舞蹈内容、形式、角色(人物)、风格特色、服饰道具、伴奏音乐乃至表演对象等方面的演变,也应尽可能翔实地记录。注意在“源”与“流”的调查中,查阅史、志(包括地方史、志、文物遗迹、艺人家谱等)和访问艺人相结合。对艺人口述的内容要科学分析,多方考证;如有多种说法,则取其较为普遍和有代表性的;允许多说并存。
  9. 舞蹈文学。
    本项包括与舞蹈相关的神话、民间故事、传说;舞蹈表演中的歌词;艺人长期沿袭相传的艺诀,如:“身身(身体)要站伸,龙把要逮稳,耍要耍得圆,跳要跳得轻,人莫打堆堆,严防衣子(龙皮)裹缠身。”与舞蹈有关的民间谚语,如:“十一庄稼会,吃了干饭拉大陪(‘大陪’,当地土语,指结伙看秧歌)。”
  10. 表演内容、形式和角色、人物。
    表演内容,指该舞蹈反映的具体内容。如:祭祖(明确具体对象)、祭祀(某某神、佛或信仰对象)、婚庆、丧葬、自娱或某种礼仪性行为(生育礼、成人礼、村寨联谊)等内容。
    表演形式,指现在仍在民间流传的舞蹈表演形式。如: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多人舞(明确少至几人,最多时达到多少人);“前半场集体舞蹈(或歌舞),后半场表演生活小戏;开场与收尾表演‘大场’(集体舞),中间表演‘小场’(独舞、双人舞或三人舞)”等。
    角色,指舞蹈中约定俗成的舞蹈者的称谓,如:生、旦、丑、老、上装、下装、鼓架子、兰花等。
    人物,指表演时有特定身份的舞者。如:箍漏匠、王大娘、蛮婆、笑和尚、秀花等。
  11. 舞蹈风格特点。
    本项主要指对该舞蹈总体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归纳的内容;舞蹈中主要角色、人物的表演和动作对本舞蹈风格特点有关键影响的,也应表述。例如:舞蹈《跳五猖》:“动作多以跳、转、翻、旋等技巧为主,体现出敏捷、灵巧的特征;表演粗厉、庄肃,使舞蹈风格显得神秘肃穆。”
  12. 服饰、道具。
    指该舞蹈中各个角色、人物的穿着装扮,以及表演时所用的手执、肩扛,场上摆放等大、小道具。调查人员应尽可能以文字加图或照片的方式,对舞蹈所用服饰样式(含特色化妆、脸谱)、道具型制、尺寸规格和制作方法,一一作简练的介绍。
  13. 伴奏音乐。
    包括该舞蹈的伴奏乐器名称、数量(特殊乐器附型制、规格尺寸图),伴奏曲名(包括一般曲名和传统曲牌),演唱歌曲,伴奏方式。
    伴奏乐器名称、数量。如:大鼓(一个),芒锣(两面)、竹梆(八个)。
    伴奏曲名。如:传统曲牌[句句双]、[柳清娘],锣鼓点“小五番”、“十二板”等。
    演唱歌曲。如:当地民歌《绣红衫》、《四季调》等。
    伴奏方式。如:“唢呐领奏,锣鼓配击”,“打击乐与吹奏乐相间(或交替)伴奏”,“无乐器伴奏,舞者边数板(或边唱)边跳”,“以锣鼓伴奏,间或以舞者说唱而舞”等。
  14. 舞蹈调查档案。
    标明该舞蹈调查材料采录自省市县的乡镇或村(寨)。如系根据数乡或数村调查而得的同一舞蹈,则依内容比重而排定主、次顺序,一并注出。同时填写调查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及其他相关的基本情况。


【填表说明】
    本调查表的调查对象为优秀的、有代表性的,在当地民间有一定影响,或对舞蹈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民间艺人。其中:
  1.“艺名”应是百姓或同行发起并广泛认同的名称或绰号。此名往往形象生动,体现出该艺人较为突出的艺术表演特征。如:“水上飘”、“溜溜旦”、“石猴子”、“假妹”等。
  2.“详细住址”,指艺人现在的实际居所。
  3.“主要艺术造诣以及对舞蹈发展的贡献”,栏中空白处只填标题要求的内容,与此无关的不填,切忌成为个人履历表。

五、戏曲调查提纲

(一)概述
    戏曲是我国各地、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反映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感情和审美品格的优秀传统文化。由于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中国戏曲文化传统之深厚、品种之丰富,在世界戏剧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我国的戏曲艺术,曾作过两次比较全面的调查。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戏曲遗产的抢救、发掘、整理。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有大批的新文艺工作者参加戏曲剧团,从事编剧、音乐、舞台美术等工作;中央和各地区设有戏曲研究院,各省、市、自治区成立了戏剧工作室;除调查各个剧种的源流发展历史、记录整理部分剧种及演员的表演艺术经验外,还发掘整理了大量的传统剧目,记录了大量的传统唱腔曲牌。这次戏曲遗产的抢救、发掘、整理工作,对于长期遭受战争破坏的戏曲艺术的恢复和振兴起了巨大的作用。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编纂《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进行了录音、录像等抢救和保护声像资料的工作。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戏剧家协会发起的《中国戏曲志》编纂工作,动员了全国5000多人,对各地各民族的戏曲进行了比较全面、彻底的调查。它第一次采用了我国传统的方志的形式,将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展现出来,被学术界誉为世界戏剧史的宏伟工程。而国家重点艺术科研项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的编纂,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该丛书以科学的框架、体例和记谱规范,采取事实记述与曲谱实录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我国戏曲音乐的历史与现状,具有总结过去、指导现实、启迪未来的科学价值与历史作用。
    80年代到现在又过了20个年头。在这20年里,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民群众在提高物质文化水平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亦有了空前的丰富和变化。我国表演艺术出现了多元化态势,传统戏曲艺术不仅在城市演出遇到困难,在乡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缩小,一些剧种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保存和发展,包括戏曲在内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摆在我国政府和人民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保护各地各民族的戏曲文化,成为我国戏曲界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做好保护工作,首先要摸清家底。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约和我国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这次戏曲调查要在从前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重点放在剧种、剧团生存现状和剧种传承人的调查上。调查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田野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根据戏曲学科分支学科多,综合性强的特点,调查资料以表的形式统计,统计资料下限至实际调查的时间。调查表根据戏曲所包含的内容,分为:戏曲剧种表,专业戏曲演出团体登记表,业余戏曲演出团体登记表,戏曲教育机构登记表,戏曲乐器、服装道具制作工厂登记表,戏曲传承人登记表,戏曲上演剧目登记表,现存戏曲剧本登记表,戏曲文物登记表,戏曲演出场所登记表,戏曲乐器登记表,戏曲服饰登记表,戏曲砌末(道具)登记表,共13个登记表。
(二)分类
    我国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戏曲,大都由本民族的民族民间歌舞、说唱艺术演化发展而来,采用民族语言及其方言语音演唱,因之品类繁多。在众多的戏曲品种中,既有汉民族的戏曲,又有少数民族的戏曲;既有大戏剧种,又有小戏剧种;既有自娱、娱人为主的世俗性的戏曲,又有专属祭祀、驱傩的仪式性戏曲;既有由演员扮演故事的戏曲,又有由演员操纵傀儡(木偶、影人)扮演故事的戏曲。众多戏曲品种的基本结构体制,则可分为曲牌体(包括单曲体、联缀体、联套体)、板腔体(由单支腔调变板变腔而成的各种板式唱腔体)和曲牌板腔综合体三类。为了普查工作的方便,将其大致分为七个大类:
  1. 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
  2. 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
  3. 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
  4. 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
  5. 民间小戏剧种。
  6. 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
  7. 傀儡戏曲剧种。
(三)调查方法
    调查要采取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既要对所在地区剧种、剧团情况做全面调查统计,又要对重要剧种、过去没有深入调查的剧种以及濒危剧种做重点调查。20世纪80年代以后消亡的剧种也应予以登记。
    根据调查任务,了解已有成果,写出调查提纲。调查提纲包括调查内容、目的、路线图、拟调查对象等。
选择好时间。民间戏曲演出有一定的季节和固定的日期,除了各地固定的庙会外,春节到元宵节是戏曲演出最集中的时间。要预先了解与戏曲演出活动相关的民俗。
    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人员以34人为宜,配备必要的调查设备,如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
选择好向导,最好能找到一名熟悉调查对象的人陪同前往。
    根据调查内容的需要,采取小型座谈会和个别访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要向被调查者说明要调查的内容和调查的目的。在被调查人发言的过程中,调查人可提出问题,但不要诱导被调查者按调查者的思路回答问题,特别是采访老艺人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遇到重要的调查线索,要一查到底,不要轻易放过。比如:年龄大的老艺人、老戏迷,比较重要的戏曲文物等。戏曲文物也是不可再生资源,随时因城乡建设或保管不当而损毁,如果错过时机,将会带来不可挽救的损失。
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特别是到偏僻的农村调查,要和老艺人交朋友,在生活上、感情上和他们打成一片。
(四)填表说明
  1.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表中的内容数据必须是调查核实以后的结果。
  2. 填写时应以剧种为单位,填完一个剧种的内容再填下一个剧种的内容,该剧种没有的项目不填。
  3. 戏曲剧种包括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形态、不同性质的剧种。剧种流布地区,指有经常性演出的地区,曾经偶有演出不应包括在内。本地剧种填写形成时间和地点,外来剧种填写传入时间和地点。每一个剧种应附本剧种的流布图。
  4. 专业戏曲演出团体,包括现存国营、集体所有制的剧团和民营专业剧团。业余戏曲演出团体,包括农村业余剧团、以戏曲为主的文艺宣传队,工矿业余剧团、以戏曲为主的俱乐部,街道以戏曲为主的文艺宣传队,票房、曲社以及少数民族傩坊班等。团体中的人数,应为调查时的人数;演出团体和教育机构中的负责人,应为现任负责人。
  5. 艺术人员包括编剧、导演、舞台美术设计、音乐设计、鼓师、琴师、各行当主要演员,填写时应注明他们的身份。业余戏曲演出团体和教育机构中的教师,要注明他们的行当和擅长专业。戏曲教育机构中的学生数,应为调查时该剧种在校(班)学生人数。
  6. 戏曲乐器、服装道具制作工厂包括:现存服饰、道具、乐器等制作加工作坊、工厂。
  7. 上演的代表剧目,主要指该剧种的传统戏或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戏,以及经常演出的现代戏。
  8. 技艺特点,包括唱、念、做、打及各种表演特技。
  9. 戏曲文物包括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戏曲服饰、道具、乐器、唱片、照片以及有关戏曲的碑刻、砖雕、石雕、木雕、泥塑、绘画、壁画、年画、剪纸等。
  10. 根据表中内容的要求,拍摄相关的剧照、资料照片,录制CDDVD光盘,并分类编号。
  11. 为录入计算机和查阅方便,所有的表格均要根据统一的代码表编号。
  12. 各省、市、自治区的剧种按先本地后传入、先大戏剧种后小戏剧种、先古后新的原则自行编排,要在填写说明中注明。

六、曲艺调查提纲

(一)概述
    曲艺是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的表演艺术,品类繁多。已知历史上曾经存在或正在流传的曲种数量,至少在500种左右,大体包括“说书”、“唱曲”和“谐谑”三种基本类型。其中:
  1. 说书类。 包括:(1)徒口讲说的。如:北京评书、四川评书、扬州评话,等等;(2)说唱相间的。如:苏州弹词、湖南渔鼓、陇东道情、四川琴书,等等;(3)韵诵表演的。如:山东快书、陕西快书、快板书,等等。
  2. 唱曲类。 包括:(1)板腔体的。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等等;(2)曲牌体的。如:单弦牌子曲、大调曲子、湖北小曲,等等;(3)板牌混合体的。如:粤曲、锦歌、二人转,等等。
  3. 谐谑类。包括:(1)“相声类”的。如:北京相声、蒙古族的笑嗑亚热、朝鲜族的才谈,等等;(2)“快板类”的。如:数来宝、陕西快板,等等;(3)“谐戏类”的。如:上海独脚戏、四川谐剧,等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曲艺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流布广泛、价值独特。不仅是各族民众十分重要的精神生活养料,而且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特殊传承载体。各地的曲艺活动,包容了极其丰富的民俗生活,反映着平民百姓的精神世界,包括各族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全面调查和深入了解存在于当今民间的曲艺文化遗产,既是科学保护包括曲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必由之路。
    但是,当今曲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较之其他的艺术文化形态,尤其令人堪忧。具体表现为:专业曲艺演出团体大幅减少;曲艺艺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著名老艺人生活艰难,专业演员后继乏人;曲艺演出场所大面积萎缩,观众人数急剧下降;有关曲艺的高等级教育基本缺席,整个行业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曲艺的创作和研究力量十分薄弱,曲艺艺术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非常脆弱。
    这次全国曲艺普查,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曲艺家协会及中国音乐家协会为编纂《中国曲艺志》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而进行普查之后的又一次新的普查。这次普查的目的,是为了摸清传统的曲艺文化在上次普查之后到21世纪初的生存、流行状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有效的保护。为此,我们要在这次普查中,结合既往工作的情况,着重调查当下,即21世纪初仍然流行于广大民众中的传统曲艺活动,摸清家底(包括曲艺班子、演出活动、演出场所等),并搜集和采录有代表性的节目和曲本(包括表演的曲本和过去坊间印行的脚本),发现和了解优秀的传承人及传承路线。
(二)调查内容
  1. 曲艺现状调查。
  1)曲种情形。
  2)艺人状况。
  3)节目传承。
  4)曲本留存。
  5)文献资料。
  6)专业机构。
  7)演出场所。
  8)文物古迹。
  2. 曲艺节目和曲本的采集。
  1)搜集和采录当今还在民众中演唱(演出)的传统曲艺作品,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编纂的《中国曲艺志》中没有著录的节目。这类节目,有些还在演出,仍然还能给民众以精神境界的提升、审美的教育和娱乐,但这类作品多数深藏于老艺人的记忆中。
  2)过去坊间印行的各类曲艺演出脚本或手抄本,如今出现于旧货市场上的还很多,这些脚本或手抄本,不仅对于研究曲艺发展史,重构优秀的曲艺传统,以及发展曲艺创作,都是极其有益和重要的,这次普查中要注意挖掘和搜集。
  3. 调查报告。
调查结束后,要写出综合的调查报告。
(三)调查方法与原则
  1. 普查方式。
本次普查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之上的一次全新调查。采用的基本方式,必须是、也只能是:案头工作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分头调查与集中整合相结合,领导、专家与参与具体工作的群众(地方文化干部)相结合。
  2. 普查方法。
  1)案头工作主要是指资料数据的采集与整合。就是借助已有的普查及学术研究成果,对前人经过调查积累的相关知识,在全面掌握和集中梳理的基础上,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统一整合于本次普查设定的方案之内。
  2)田野考察主要是指深入实际进行第一手的调查采集与研究认定。充分借助专业指导,在统一培训和要求之下,由相关人员首先分工调查,再由协调机构统筹整合,完成本次普查设定的任务目标。
  3. 普查原则。
整个普查工作需坚持“实事求是、严谨仔细、全面科学、整体协调”的工作原则。
  1) 实事求是,即一切普查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既尊重和依靠前人的劳动,又开拓和创新今天的成绩。
  2) 严谨仔细,即严肃对待,诚实负责,态度认真,不走过场。
  3) 全面科学,即占有资料务求全面,实地考察务求深入,梳理排查讲究科学,填写表格持之有据。
  4) 整体协调,就是集中进行,整体推进。既讲分工,更重合作;既避免重复劳动,又防止盲人摸象。

(四)注意事项
  1. 每项或每次普查,均要有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或参与进行。
  2. 首先做好案头普查,同时展开田野调查。不搞重复劳动,不干窝工活计。
  3. 根据相应的普查任务,制定具体方案,写出普查工作提纲,不打无准备之仗。
  4. 曲艺与一些姊妹艺术(如:戏曲、歌舞等)的存在方式,存在着一些重叠交叉的现象,或者名实与指代方面的交错问题(如:“二人转”和“二人台”等),调查填表时,一定要紧紧依靠专业指导,站在曲艺的形态立场进行核查,以免鱼龙混杂、张冠李戴。
  5. 曲艺的艺术构成元素较多,在实际普查中,会与“音乐”和“口头文学”等学科出现工作交叉。但别的学科涉及曲艺时,一般只从本学科的角度切入,曲艺则是对这门综合性表演艺术的整体性全面普查。所以,既要在工作中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协调与合作,又要立足本位,独立行事,以免因为相互避让导致出现不必要的空白和遗憾。
  6. 选择好时间、地点和考察路线。尽量在有广泛曲艺演出的民俗节日期间集中进行考察活动。
  7. 做好技术准备工作。配备必要的设备,如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
  8. 选择好专业指导和考察向导。具体调查应有熟悉调查对象的人陪同。
  9. 田野调查尤其要按照科学精神办事。不诱导、不误导、不盲从、不作假。
  10. 谦虚谨慎,仔细认真,依法办事。要按照著作权法办事,尊重前人的劳动,尊重被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尊重被调查地区的风俗习惯,注意按照民族政策办事。

七、民间杂技调查提纲

(一)概述
    民间传统杂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艺术种类之一,深深地植根于民众的土壤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历史上,广场杂技、高空杂技、魔术、滑稽、马戏、驯动物等,拥有丰富的民间杂技艺术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并没有能很好地继承与发展这些民间文化遗产,致使许多杂技已经失传,一些富有特色的杂技之乡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老艺人、老教练、老的道具手艺人日趋减少,优良的专业传统和文化遗存正在流失与被淡忘。
    对在传承的民间传统杂技艺术,建国50多年来,未曾进行过全国性的普查,也没有编纂过全国性的民间杂技节目《集成》或《志书》,可以说是民族民间文化领域里的一个盲点。针对这种状况,在21世纪之初开展的这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要对蕴藏在各民族民众中的传统杂技艺术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力求全面掌握我国各民族杂技的分布情况(特别是那些传统悠久、蕴藏丰富、艺人集中的杂技之乡)、优秀的杂技艺人和手艺人;记录(文字记录、录像)当今还在民间流传,或虽已不再流传,但老艺人还健在的那些濒危传统节目;摸清和搜集有关杂技艺术的文物实物和资料等。从而对民间杂技艺术,特别是濒危项目,实行有效保护、保存、资料编纂、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以及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新的杂技艺术。
(二)分类
  杂技艺术的“杂”,表明它内容丰富,品类繁多;杂技的“技”,表明技艺性是它的共同特性。从这次普查工作的可操作性出发,将杂技分为五大类:
  1. 杂技(狭义)包括形体杂技、力技、翻腾杂技、平衡杂技、耍弄杂技、高空杂技等。
  2. 魔术包括古彩戏法、手法魔术、器械魔术、心灵术、逃遁术、幻景魔术、黑戏等。
  3. 马戏包括马术、驯兽、驯小动物等。
  4. 乔妆戏包括乔妆动物戏、乔人戏(含偶戏)、影戏、口技、芯子等。
  5. 滑稽包括哑剧、专场滑稽、串场滑稽、帮场滑稽、语言滑稽等。
(三)调查提纲
  1. 由于杂技艺术在其传承发展的历史上,多是由各种生产、战斗、宗教、体育、游艺等生活技艺演变而来,又与一般的生活技艺有所区别,因而只有具备了娱他性表演和超常性技艺这两个特点的才是杂技艺术。杂技艺术不是每个乡镇、村庄,所有人群中都有传承和表演的,要通过一般性调查询问了解哪些城市、乡镇中的哪些社区存在着杂技艺术的传承人和杂技的表演,从而弄清该地区、该乡镇杂技艺术过去的传播情况与当今的生存状况。
  2. 对以往民间传承的传统节目和现在还是“活态”的节目进行发掘、登记、采录(文字记述、录像),对其技艺作描述性记录(文字、绘图)。
  3. 演出形式、场所,有无歌诀、传说。
  4. 从业人员、老艺人和业余零散人员,特别是优秀的传承人及其传承线路(如家族传承、师傅传承等),要作重点调查访问和记录,包括记录其“口述史”。
  5. 民间的杂技艺术团体和机构的调查。
  6. 历史文献资料、古迹、实物。
要查清杂技艺术的历史传承和现状,需涉及多个领域的不同人群。首先是专业杂技、魔术、马戏工作者,业余杂技爱好者,还有民间杂技老艺人和各地杂技乡社、馆藏、设施负责人,文物持有者。杂技艺术往往与姐妹艺术、游艺、体育表演相互交错,相互吸收,以至在名称上也相互混用。因此,戏曲、乐舞、游艺、竞技、体育、民俗、宗教各个行当中的许多人士,都有可能是我们的调查对象。
(四)调查方法与注意事项
  1. 培训调查队伍。
  1)这次杂技的普查是第一次进行,缺乏人手和经验,因此必须首先对参与普查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目的是提高他们对调查工作重要性和杂技基本情况的认识,以及杂技与其他社会文化、姐妹艺术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2)掌握调查工作的要领与采录技巧。
  3)要求他们以科学、敬业的态度对待工作,做到严谨细致,刻苦求实,把握全局,深入基层,力求与当事人直接交流,取得第一手材料。
  2. 调查方法。
根据杂技艺术流传分布的特点,民间传统杂技的普查宜采取一般(全面)了解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原则。要充分发挥现有省、市、县级文化行政机构和研究单位工作人员和专家的作用,采取领导、文化干部和专家相结合的方法组成调查组,在一般性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弄清有杂技艺术传承和传播的地区、乡镇、城区,进入现场作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是最基本的调查方式,确定调查对象后,调查人员一定要到现场做实地调查。
根据这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统一规定的时限,是现在时、即调查时下还在民众中有流传和传承的杂技艺术。同时也要调查和了解该地杂技艺术流传和传承的来龙去脉。对所调查的对象(杂技团体、历史和现在的传承情况、重要传承人、杂技节目及其关节等)要进行文字和音像的记录。
调查表是普查中可资利用的调查方式之一,也是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基本素材,故调查表格所列项目,要作详细、科学、严格的登录。
    要注意挖掘、采集未知的传统杂技技艺资源;要注意搜集有关杂技的民俗实物。
    普查结束时,除了将所作文字记录、摄影、音像、图示、民俗实物等资料连同登记表一起上缴主管机构外,还要撰写和提交完整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内容至少包括:调查地点(区)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描述;民间传统杂技艺术的资源与流传现状的调查过程与结果;技艺的记录描述;传承人及传承线路(如来源家族传承抑或社会传承等),还要有对资料的分析、初步研究结论,以及对今后保护工作的建议等。

八、民间手工技艺调查提纲

(一)概述
    民间手工技艺,指手工业的技术与工艺。手工技艺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它和社会生产、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为要从事劳作,就得制作工具,机械和仪表……
     因为要解决“开门七件事”的问题,就得加工粮食、榨油、榨糖、酿造、腌制、制茶、制革……
     因为要安居乐业,就得盖房子,就得有泥瓦工、石工、木工……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能制作陶器,到汉代已能烧制青瓷,英国人称中国为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中国人过日子离不开坛坛罐罐。
     衣食住行,“衣”为什么居于首位?因为有了衣着,人才和其他动物有所区别。棉毛麻丝等衣料通过裁剪、缝纫成为衣裳、鞋帽。中国人最早发明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运往四方。
     冶金术的出现是人类从蒙昧到文明的转折点,金、银、铜、铁、锡、铅、锌、汞的采选,冶炼和铸造、锻造等加工工艺,使中国进入到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人素以心灵手巧著称于世,革、藤、竹、麻都是很普通的材料,通过编织技艺成为鞋、帽、篮、席、绳、桌、椅等日常用品,并给予人们以美的享受。
     雕塑无所不在,它既服务于我们的日常需要,又美化我们的生活。房屋、家具、桥梁、佛像的制作,全都离不开木雕、石雕和泥塑,牙雕、玉雕、微雕、面塑、糖塑,更给予了人们以愉悦的精神享受。
髹漆从新石器时代起便用于器物装饰和表层保护,后来又广泛用于建筑、家具、日用器皿,并且衍生出雕漆、金漆镶嵌、螺甸等品种。
    造纸和印刷都属于中国的四大发明。手工造纸至今仍存在于民间,应用甚广。雕版印刷则用于古籍和经籍的印制。它们理应得到保护并传承于后世。
    刻绘既属于民间美术,也属于手工技艺,例如:剪纸、年画、皮影、内画壶等都是人们喜爱的品种,有着丰富的社会人文内涵。
    中国的手工艺源远流长,种类繁多,除上述11种手工技艺外,诸如制盐、制笔、制墨、颜料制备等,都与民生密切相关,而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烟花爆竹至今为节庆婚礼必备之物。为此,特设其他手工艺这一类,惟恐挂一漏万,免有遗珠之憾。
    手艺是永恒的。人类离不开手艺,即使是在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当代中国,锄、铲、斧、凿、轱辘、水轮、白酒、黄酒、火腿、榨菜、紫砂、青瓷、刺绣、织锦、花丝、珐琅、草编、竹编、泥塑、玉雕、漆器、漆画、宣纸、甲马、剪纸、唐卡、徽墨、端砚,等等,手工制品仍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广为应用。有些工艺,例如,金箔打制和锣钹锻制都是现代技术所未能替代的。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回归乡土、回归自然日益成为人们普遍性的追求,手艺和手工制品必将越来越被大众所喜好,也就是说,手工技艺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而且具有现实的日用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中国是传统工艺的大国。传统的手工技艺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创造力和敬业精神,它和其他民间文化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命脉。保护手艺、传承手艺、与手艺同行,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当代中国人的历史责任。
    由于观念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民间手工技艺的保护、传承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基础很差,家底不清,特别是在工业化的冲击下,许多珍贵的传统工艺已处于濒危状态,有的已湮没失传,如再不采取措施,势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为此,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于2003年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将手工技艺列为这项工程的保护内容之一。这一重大举措对于传统技艺的存亡续绝、弘扬振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扎扎实实地做好民间手工技艺的普查和重点调查,是全面落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二)分类
  1. 工具和机械制作。
    手工工具、农具、简单机械(手推车、轱辘、弓弩等)、机械(水利机械、风力机械等)、仪表(罗盘、日晷等)及其他。
  2. 农畜产品加工。
    粮食加工、榨油、榨糖、酿造、腌制、制茶、制革、制鬃、香料加工及其他。
  3. 烧造。
    制陶、制瓷、琉璃、料器、古陶瓷保护、修复及其他。
  4. 织染缝纫。
    扎花、缫丝、纺织、印染、编结、刺绣、抽纱、挑花、裁剪、缝纫、盘花、织毯、古代织物保护、修复及其他。
  5. 金属工艺。
    金、银、铜、铁、锡、铅、锌、汞的采选,冶炼,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表面加工,古代金属器物保护、修复及其他。
  6. 编织扎制。
    草编、藤编、竹编、柳编、棕编、麻编、葵编、彩扎及其他。
  7. 髹漆。
    漆器,雕漆,金漆镶嵌,平磨螺甸,古漆器保护、修复及其他。
  8. 造纸、印刷和装帧。
    抄纸术,浇纸术,加工纸制作,雕版印刷,泥、木活字印刷,摹拓,装帧,装裱,古代字画、书籍保护修复及其他。
  9. 其他。
    制盐,制笔,制墨,颜料制备,火药制备,烟花爆竹及其他。
(三)调查提纲
    民间手工技艺的调查可分为两步来进行:
    第一步是普查摸底。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全面的普查来摸清家底。可以采用填表调查的方法,从填表的材料中遴选决定哪些项目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调查的项目。入选的条件是:有百年以上的传承历史,在本县、本省,乃至全国具有突出价值者。要尽量做到不要有大的遗漏。例如:工具、机械类中的风力机械和罗盘(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罕见的少数民族乐器,甲胄和弓弩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类中的油、糖榨制、制革和皮具制作;烧造类中的慢轮制陶、堆烧,各种土陶和名窑;织染缝纫类中的少数民族刺绣、织锦、缬染、印花布;金属工艺类中的泥型铸造(苏州、南通等地)、铁范铸造(山西阳城犁镜)、石范铸造(四川木里)、失蜡法(西藏、云南)、叠铸(广东佛山),少数民族银饰锻制、锣钹锻制(广西博山)、生铁淋口、火镀金;编织扎制类中的稀有品种,如瓷胎竹编(成都)、葵编(广东新会)等。填表调查可参照下列提纲:
  1. 本技艺的名称和俗称是什么?
  2. 分类编码。
  3. 本技艺所在地区和产地在哪里?
  4. 本技艺有哪几种代表产品,它们的功用是什么?
  5. 本技艺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有哪些特点,技术水平如何?
  6. 本技艺在本县以至本省、全国具有怎样的地位和影响?
  7. 本技艺是否得过奖,有无证明材料?
  8. 本技艺的主要传承人及其简历(性别、出生年月、住址、文化程度、从艺时间和主要成就)。
  9. 本技艺属于个体经营还是手工作坊或其他?
  10. 本技艺的产品是怎样销售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如何?
  11. 本技艺以何种方式传承,目前有无学徒或由家人承传?
  12. 本技艺还有哪些须着重说明的情况(沿革、文献记载、所用原材料、工具、设备、工艺流程和技法有何特异之处)。
    第二步是重点调查。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对调查表格中筛选出的重点项目,要作深入细致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须特别注意工艺技术内涵和人文、艺术内涵,二者并重,不可偏废。根据各类手工技艺的特殊性,从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予以研究,揭示其学术价值。必要时须作原材料、中间产物、成品的理化检测以及测绘、计量。须充分利用绘图、制表、摄影、录音、录像等现代手段,详细记录该项技艺所用的原材料、工艺流程、技法、工具、设备,对传承人的访谈。对个体经营或作坊的组织形式、经营销售状况、经济效益等,也应进行调查并就其市场前景、自主传承能力及保护形式作出评估。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还应有针对性地收集、购置必要的实物资料,为该项目的保护、保存、展示、陈列作准备。项目调查报告将由专家进行评估。重点项目的调查报告,除写明 “项目名称”、“俗称”、“调查时间地点”、“调查者姓名及简况”等必要项目外,还要包括下列调查内容:
  1. 环境。
  1)地理与资源状况。
  2)该地区历史、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特点。
  3)参考文献。
  4)其他须说明的情况。
  2. 沿革。
  1)该项技艺的起始年代。
  2)发源地。
  3)创始人及其事迹。
  4)工艺流派与历代传承人。
  5)有关文献、物证或传说。
  6)其他须说明的情况。
  3. 流传。
  1)该项技艺的流传地域、时间和涉及的族群。
  2)目前从艺人数、文化程度。
  3)应用和变异情况。
  4)在当地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与影响。
  5)在本省、全国和国外的地位与影响。
  6)其他须说明的情况。
   4. 原材料。
    对原材料逐项予以说明:
  1)名称。
  2)俗称。
  3)材质与成分。
  4)规格。
  5)产地。
  6)加工方法。
  7)用途。
  8)其他须说明的情况。
  5. 工艺流程。
    按工序逐项予以说明:
  1)名称。
  2)俗称。
  3)工作内容。
  4)技术目的。
  5)常规工时。
  6)操作要领。
  7)其他须说明的情况。
    在以上基础上,对工艺流程作出描述和说明,必要时以图表显示。
  6. 工具和设备。
    对工具和设备逐项予以说明:
  1)名称。
  2)俗称。
  3)材质。
  4)形别及结构。
  5)工作原理、机制及动力。
  6)功能。
  7)相关附件和设施。
  8)其他须说明的情况。
   7. 技法。
    对工具和设备逐项予以说明:
  1)名称。
  2)俗称。
  3)招式或动作。
  4)工作原理。
  5)技术要求。
  6)操作要领。
  7)功能和目的。
  8)法式和艺诀。
  9)其他须说明的情况。
  8. 产品。
    对各类代表性产品逐项予以说明:
  1)名称。
  2)俗称。
  3)材质和成分。
  4)形制和尺寸。
  5)制作技艺。
  6)产品功能。
  7)艺术价值。
  8)其他须说明的情况。
   9. 技艺评估。
  1)评估标准。
  2)评估方法。
  3)评估结果。
  4)其他须说明的问题。
  10. 传承。
  1)传承方式。
  2)传承制度。
  3)目前传承情况和须解决的问题。
  11. 行业规矩与习俗。
  1)行规。
  2)行业习俗。
  3)行规与行业习俗的历史沿革与变异情况。
  4)其他须说明的情况。
  12. 传承人。
    对各位传承人分别予以说明,如果有众多传承人或在一时又难以确定传承人的情况下,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变通的处理或说明:
  1)姓名。
  2)性别。
  3)出生年月。
  4)民族。
  5)籍贯。
  6)住址和邮政编码。
  7)身份证号码。
  8)其他联系方式。
  9)宗教信仰。
  10)从业时间。
  11)师承(习艺经过、师傅和徒弟)。
  12)从艺情况。
  13)技艺特点、重要成就与水平。
  14)代表作。
  15)产品去向。
  16)经济效益。
  17)社会影响。
  18)获奖情况。
  19)人生信条、技艺格言。
  20)其他须说明的情况(健康、婚姻、家庭和生活状况等)。
  13. 社会组织和经营状况。
  1)组织形式与结构。
  2)运作机制。
  3)历史状况。
  4)经营与销售。
  5)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的评估。
  6)其他须说明的情况与存在问题。
  14. 有关文献。
    按文献逐项予以说明:
  1)名称。
  2)作者。
  3)著述年代。
  4)体例。
  5)内容简介。
  6)版本。
  7)收藏场所。
  8)其他须说明的情况与存在问题。
  15. 传说和民谚。
    按传说和民谚逐项予以说明:
  1)内容记述。
  2)采集地点。
  3)采集时间。
  4)采集人。
  5)其他须说明的情况。
  16. 相关研究。
    按各项研究成果分别予以说明:
  1)作者。
  2)著述名称或报刊名称。
  3)出版单位。
  4)出版或发表时间。
  5)页码。
  17. 有关项目抢救、保护和振兴的建议。
  1)对本项目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的评价。
  2)对本项目目前处境的评价。
(分为以下五个级别:①已停止但尚可抢救;②濒危;③有传承困难;④可自主传承;⑤发展前景良好。)
  3)对本项目抢救方式和保护方法的建议。
  4)对本项目弘扬、振兴的设想与建议。
  18. 调查人认为应陈述的其他情况或意见。

(注:以上各项尽可能使用绘图、表格、照片、录像等形象资料予以表现和说明,并由调查者签名,注明年月日。)

九、生产商贸习俗调查提纲

(一)概述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以解决衣食之源。特别是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生产是最主要的谋食手段。从大农业来说,包括林业、牧业、捕鱼、狩猎,这些生产活动及其习俗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对农业文化中的无形文化,如:技术、仪式、信仰等缺乏调查,使这些习俗也逐渐面临消亡。为此,应该把生产(主要是农业)和商贸习俗列为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的重点项目之一。
(二)分类
    生产与商贸习俗包括的范围很广,可大体分列如下:
  1. 农业。
包括农业生产的自然生态,二十四节气的农耕生产流程,有关农谚,土地所有制形式,农具和设备,耕作方式(火耕、耜耕、犁耕、机耕),农作物种类,水利工具和设施,施肥方法,间作和轮作,休耕制,中耕,防涝与抗旱,各种作物的生产全过程,收割、入仓、加工,农业在经济生活中的比例,生产中的互助协作,农耕仪式,农业文书、信仰和禁忌。
  2. 林业。
    包括林业生态环境,林业的所有权,山林的综合利用,林木种类,育林方法和过程,沙漠造林,砍伐工具,方法和技术,木料的处理、运输和出售,木炭烧制,禁山与开山,护林护山民约乡规,林业生产组织和分工,林产品及销售,林业信仰、仪式和禁忌。
  3. 渔业。
    包括水域和渔场、船只的所有权和租佣关系,船只种类及其制作工艺,鱼的种类,渔汛期,捕鱼工具及其现代化,捕鱼时间和方法,鹭鸶的运用,捕鱼组织、分工和分配制度,鱼的销售、贩运和鱼市,海水养殖、湖水养殖,渔业产品及其加工,渔业信仰、仪式和禁忌。
  4. 狩猎。
    包括猎物资源及其变化,猎物的种类及其生活习性,狩猎工具、设备和操作方法,拟声工具(如,鹿笛、水鹿笛、鸡哨等),狩猎时间、地点,猎犬和马匹的应用,海冬青、鹞鹰的饲养和应用,猎物的加工、处理,狩猎组织、领导和分工,狩猎的信仰、仪式和禁忌。
  5. 饲养和畜牧业。
    包括牲畜的种类,有无烙印,牧场环境及转场,放牧工具和设备,饲养管理,牲畜配种和改良技术,畜产品及其加工,家畜家禽饲养,养蚕工艺,饲养和牧放的信仰、仪式、禁忌,兽医工具、医书。
  6. 商贸。
    包括各种行商和经营方式,360行,吆喝和响器,坐商的名称、种类、招牌、幌子,商品来源和经营之道,老字号的成功经验,老字号的广告、账本、文书,集市(牛市、羊市、马市),茶马贸易,农贸市场的规模、日期、商品种类、交易手段、管理方式,货币、度量衡,商品运输方式(人背、挑担、马帮、骡驮、车载、船运),大车店、驿站、码头,牙行、钱庄、当铺、银号、信用社,交易方式(现款交易、赊入、分期付款、手势语、行话)。
  7. 副业。
    包括采集、采药等。
(三)调查方法
    生产与商贸习俗的调查,必须深入实际做实地调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具体有以下方法:
  1. 个别采访。
    个别采访,就是调查者向从事各业的生产者、传承人做调查,寻找线索,以及询问有关生产沿革的历史知识。这种方法是从事调查最简单、最容易,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其所以如此,因为调查对象都比较忙,不可能经常在一起开会,而且座谈会也需要一定的场合和环境,但是个别采访就不同了,它有许多优点:(1)把人数缩小到最低的限度,节省人力,不误生产;(2)调查者可随调查对象而活动,如一块走路、一起生产、一同休息,这样既便于询问,又可直接观察;(3)不受场地的限制。
    在调查地区,一般人都能提供一定的资料,但是不是任何人都能提供准确的资料,这就要求认真地选择对象。采访的对象可因事而异,范围要大一些,人员可杂一点,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具体选择谁,要根据调查项目及翻译提供的线索而定。如了解生产习俗,要找年纪大的人,同时要有生产特长,如通过犁把式调查农业、通过猎手调查狩猎、通过妇女了解纺织等。访问时切记区别真伪,由于某些调查对象有顾虑,缺乏信任,或者粗心大意,语言表达不清等原因,经常会出现片面性,甚至说假话。为了防止这种弊病,必须多找些调查对象,反复核实。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但要依靠地方干部、翻译,还要在被调查者中间培养一些积极分子,结交若干知心朋友,通过他们攻克难关,调查深层次的习俗问题。
  2. 开调查会。
    开调查会,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些重要问题,或者寻找重要民俗实物。其特点是人数较多,能集思广益,共同讨论,相互补充,有利于解决疑难问题。但是,座谈会涉及的人多,为了不误农时和注意群众的劳逸结合,应该慎重掌握,只有遇到重要问题,又是个别采访不能解决的问题才召集座谈会。
在调查会上,首先应有主持人、翻译和记录(或录音)人。事先主持人和地方干部讲明来意,宣传党的政策,讲明征集内容,解除群众顾虑,做到思想领先;其次应该有一个座谈大纲,抓住中心,不能放任自流,漫无边际。一旦发现走题现象,主持人要因势利导,把话题拉回来。所以,开好一个座谈会不仅取决于主持人有一定的指挥艺术,也要有广泛的民族学、民俗学和相关生产的知识。
    鉴于群众生产繁忙,调查会不宜多开,人数也不宜太多,三五人即可,这样节省人力,使参加者都有发言的机会。在会议期间有问有答,有主讲有补充,也可以提出异议,经过摆事实修正假说。如果会议人数过多,往往使某些人失去发言机会,既浪费人力,又挫伤群众的积极性。
3.
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调查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发现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即与调查对象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这就要求每个调查者都应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深厚的民俗学知识、一定的文物学修养、刻苦勤奋的工作作风、敏锐的观察能力,才能在直接观察中调查熟悉民俗文化,并有所发现。
    直接观察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时的观察,即被观察的对象是普遍存在的,几乎随时可见,如各民族的生产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不用单独安排时间,调查者随时留心注意就行了;另一种是比较少见的活动,如生产仪式等,这些活动不经常发生,为时也较短,必须等待机会,才能进行观察,或者注意附近各村动态,一旦发生某种事件,调查者即可闻风而动,抓住时机进行实地观察。这两种观察形式,前者较容易,我们要有轻重缓急,先易后难。
    在直接观察过程中,一定要有满腔热忱并且耐心细致,多看几遍,多问几个为什么。如鄂伦春族的鹿筋线是如何制成的?黎族如何钻木取火?独龙族怎样以敲砸器采集熏棕树淀粉?藏族如何使用飞石索?傣族的村寨有什么标志等?
  4. 亲自操作。
    直接观察法固然重要,但是还不够,如果再问几个为什么,进一步推敲其细节,就会发现有些调查材料似是而非,不深不透。关键是还有未观察到的领域,或有死角存在。因此要深入调查,对于操作性、技术性强的项目,也应该亲自摸一摸,在客观条件允许和可能的情况下,要力争学会亲自操作,进一步体会被调查对象的奥妙。这就是亲自操作法或参与观察法。例如:我们在文献中看到许多鄂伦春族的狩猎资料,缺乏感性知识,理解不深,后来我们跟随狩猎手穿越林海雪原,一起过野营生活,参加打猎和处理猎物,使我们获得许多行动的感性知识,其中有些知识远远超出了书本记录的范围。对于从事农业的民族也是如此,如跟佤族一起火耕,跟水族一起用踏犁翻地,与永宁纳西族共同操作“二牛三人犁”,都会得到珍贵的资料。
(四)调查手段
    为了搞好调查,搜集史料,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为提高调查质量服务。通常使用的有以下手段:
  1. 征集实物。
    民俗实物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最有说服力的物证,它往往是说明和印证历史和考古资料的“活化石”。其中有许多实物本身就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如一架木犁、一台织机和一尊司农的、司猎的神像,均可以独立进行研究。因此民俗实物是我们要搜集的重要对象。
    征集工作应该在蹲点、跑面和搜集零散实物中进行。方式有赠送、收购、交换、拨交、采集等,必须办理好手续。对实物应该有选择,民俗实物要有一定代表性,富于民族特点,器物应尽量完整,既要有历史价值,又要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在广泛占有资料、博览实物的基础上,从中择优选用。
    在具体征集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几个界限:第一,我们所调查和征集的民俗实物,已经不是很原始,而是古今掺杂、相互渗透的。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重视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实物,分别征集,这样有助于了解各民族民俗实物的发展变化。如,四川木里最初用木犁,进而改用铜犁,后来才铸造铁铧犁。这类例证是不胜枚举的;第二,要注意本民族与外民族的民俗实物,在一定地区内,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所要征集的民俗实物方面,凡是反映该族社会历史的民俗实物都应该尽力征集。然而,现今中外的民族,几乎没有一个是与外界完全隔绝的,一般均会与外族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彼此相互影响。
    征集民俗实物时,要及时进行编号登记,在实物上拴好标笺,保存好实物收据和有关档案,并且填写实物卡片(见表1、表2),典型或复杂的实物,要写成详细小传。离开工作地点前夕,将实物入箱,然后专人护送运回。
  2. 文字记录。
文字记录是最常用的手段,除对征集的实物进行登记、描述外,还有大量的文字记录,包括每天每人的日记,调查组的工作日志,谈话、座谈会和观察记录,文献抄录、翻译资料,绘画和照片说明,等等。在这些文字记录上,应该标明日期、地点和被调查对象,同时对于要翻译的资料要先音译,后意译。在记录某些仪式或活动时,可事先问个梗概,参加活动时要专一记录或拍照,不要因提问而失去镜头,过后可作必要的追记。
  3. 表格。
    在文字记录中,有一种特殊的记录方式,即填写表格。主要内容有个人、家庭调查表,亲属制度表、谱系表,等等。
    个人调查表,无固定形式,一般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日、年龄、民族婚姻、职业、专长、身体状况等。如果从事主要专门调查,可在个人调查表上另加项目。这种表格不仅有助于了解个人生活,若将整个家庭或村落的个人调查表综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多数据资料。
  4. 测量与绘图。
    每件民俗实物,无论是小到一枚竹针,大到一件几十米长的独木舟,都需要记录其大小、尺寸,而且村落的布局、住宅的面积、农具的形制,都需要进行测量。
绘图也是一种调查手段,应用的范围较大,主要有:(1)地图,包括民族分布图、村落图、院落图和基地图,等等;(2)器物图,主要是摹画各种生产工具、家具、器皿,等等;(3)临摹图,包括壁画、岩画、神像,等等;(4)速写,主要为风俗、仪式,等等。
  5. 摄影录像。
    摄影是仅次于文字记录的调查手段,它具有真实、形象等特点,能起到文字不易表达的作用。所以每个调查者都应该掌握熟练的摄影技术,这不单是技术问题,而且是一种科学和艺术的手段,我们一定要善于运用写作和摄影这两大武器。
    在拍摄的时候,一定要系统化,有些仪式、风俗不能用实物体现,文字记录也难表达其意,为此一定要拍下成套的民俗活动系列的照片,有些部分要特写,以便补充文字记载的不足。其中风景、工艺品、建筑方面尽可能拍彩色相片。为了保证资料完整、丰富,可以不惜功本,但是不能无原则地浪费照相材料。
为了保证摄影质量,调查者要掌握新技术,如录像、拍电影就应该尽快地应用到生产活动的民俗调查中来。
此外,有时也利用拓片方法。
(五)调查报告
    普查工作结束时,除了文字记录、民俗实物、摄影、录音、录像,以及搜集到的手抄本、图本等材料外,一般以县为单位,或以较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村落为单位,写出调查报告,作为普查的最终成果。
调查报告可以单独写生产商贸习俗调查的内容,也可以与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其他民俗项目的调查合在一起,写成一份综合性的民俗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调查地的基本情况、民族成分、文化特点(地域文化类型)、各类民俗事象的详细描写与初步分析结论、各种民间文化传承人、附录(原始材料)等。调查报告的末尾,要署上调查组(队)成员,特别是组(队)长和执笔者的姓名、单位、年月日。
    其他民俗调查项目,也可照此办理。

十、消费习俗调查提纲

(一)概述
    消费习俗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这里所说的消费习俗,是指与人类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饮食、居住和交通习俗等。衣食住行习俗的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差异和民族风俗、审美情趣的不同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各民族衣食住行显示出北方和南方、山区和草原的巨大差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北方严寒多风雪,森林草原辽阔;南方温热多雨,高山盆地相间。不同的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成了不同的衣食住行的风格和特点。
    服饰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的特征。服饰的功能多样,除了保护身体之外,还有观赏、美化生活和区分个体等功能。服饰包含头饰、衣饰、足饰、佩饰等。除日常服饰外,还有礼服(如婚礼服与丧礼服等)、官服和军服等。
    饮食习俗包括饮和食两个方面的习惯。饮食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生食法,二是熟食法。生食是人类早期的饮食方法,这种方法与动物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熟食是人类独特的创造,它是人类使用火之后形成的饮食习俗。在中国,民族风味饮食多种多样,各地特色饮食五花八门。中国的饮食习俗丰富多彩。
    居住习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迁过程,人类早期的居住方式主要是穴居或“构木为巢”。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才开始建造人类独有的住房。各民族、各地区的居住习俗因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差异而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南方和北方的居住习俗差异最大。
    交通是人们相互交往、文化传播和商品交换的前提。在人类社会早期,步行是人类主要的交通方式。后来,人类发明了各种形式不同的交通工具,主要有陆上交通工具和水上交通工具两大类。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制作交通工具的经验和方法。
    衣食住行习俗是最基本的民族文化,也是颇具民族风格的文化现象之一。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冲击,衣食住行习俗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首先是制作工艺(尤其是民族服饰制作工艺)面临危机,不少民族不珍视自己的衣食住行文化及其工艺,许多具有很高价值的独特的制作工艺失传或正在消失;其次是与衣食住行有关的珍贵实物外流严重,大量实物精品被国外人士搜集并带出境,这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巨大损失;再次是目前社会各界对衣食住行工艺的重视力度不够,保护资金不足,研究人员缺乏,亟待相关法律政策出台保护,包括积极抢救稀有的资源,以免那些珍贵的、富有特色的文化消失,以及保护和培养特殊工艺的传承人。而要做好保护工作,首先必须全面调查。
(二)调查方法
    调查衣食住行习俗的方法,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共性,必须进行全面的文献调查和实地调查(观察和访谈),此外,还必须注意如下几方面:
  1. 选择有特色、有价值的衣食住行习俗进行全面调查。
    保护衣食住行习俗,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各民族、各地区所有的衣食住行文化进行保护,需要保护的主要是那些流传久远形成较稳定模式的,或有独特民族或地区特色的,或具有较高历史和科学价值的衣食住行习俗及其制作工艺和技术。
  2. 收集民俗实物。
    收集具有重要价值的民俗实物标本,尤其是有特色的民族服饰和传统建筑工艺品,需要广泛收集和购置。征集民俗实物时,必须注意:(1)民俗实物的时代(或年代),必须详细了解清楚;(2)是当地人固有的还是外地传进来的;(3)每征集一件实物,都必须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填表,并填写实物登记卡。
    民俗实物登记卡片中的栏目内容包括征集号、实物原名、汉译名、民族、年代、数量、征集地点、实物质地、实物尺寸、实物重量、物主姓名、征集人、征集价格和备注等。典型或复杂的实物,要写成详细小传。离开工作地点前夕,将实物入箱,然后专人护送运回。
  3. 摄影。
    有特色的衣食住行制作工艺和技术要拍摄下来,完整记录其过程。
  4. 调查特殊工艺技术传承人。
    传统的有价值的工艺技术,只有少数人掌握,而这些人一旦离世,该项工艺技术也就有可能失传。因此,必须尽快调查特殊工艺技术传承者,并对这批人进行有效的保护。传承人调查也必须制作表格,表格内容包括姓名、民族、年龄、擅长的工艺或技术、该工艺或技术的价值、有无传承人等。
(三)调查内容
  1. 服饰习俗。
  1)纺织和染色工艺。
    纺织工艺是调查的重要内容。纺线材料是麻、棉等野生植物纤维,还是蚕丝和动物的毛?原材料经过哪些程序成为可纺材料?纺线是手捻,还是用纺锤或纺车?织布机的形制有多种,当地使用的是哪一种?织机有哪些附件?织布的方法和技术?染色技艺如何?用什么染料?织前染色,还是织后染色?当地最有特色的染色技术有哪些(可参照传统手工技艺调查提纲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
  2)服饰的种类。
    服饰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a.从性别上区分,可分为男服和女服;b.从年龄上区分,服饰可分为儿童服饰、少年服饰、成年服饰、中年服饰、老年服饰和晚年服饰;c.按职业划分,可分为农民服饰、牧民服饰、狩猎民服饰、工匠服饰、官服、军服;d.按功能,可从不同角度划分,从个人活动需要可分为常服、便服、劳作服和礼服等。从社会仪礼的需要划分,可分为冠礼服、婚礼服、寿服和丧服;e.按季节划分,可分为春服、夏服、秋服、冬服;f.按质料划分,服饰可分为皮衣(兽皮、鱼皮、树皮)、棉布衣、丝绸衣、麻布衣等。各种类型的服饰是如何制作的?制作工艺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特点?样式有哪些差异?
  3)头饰和足饰。
    头饰包括帽、冠、头巾、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簪等。各地区、各民族的头饰形制有哪些特色?材料有什么不同?男女头饰有哪些区别?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头饰形制和颜色有什么不同?制作工艺有什么特点?有些民族的头饰制作工艺精巧,必须着重调查制作工艺。
    足饰包括鞋袜等。鞋从材料上看,有草鞋、布鞋、皮鞋。各地区、各民族的鞋在形制上有哪些特色?材料有什么不同?男女鞋有哪些区别?绣花鞋有几种?制作工艺有什么特点?
  4)服饰的功能。
    服饰除了保护身体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功能:一是信仰的功能,一些民族在服饰图案上或头饰、佩饰上表现本民族的崇拜物;二是审美的功能,图案、颜色、形制和佩饰的差异等表现人们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的不同;三是区分功能,服饰具有区分性别、族群、年龄、婚否、等级、婚丧的功能。我国西北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妇女外出时,头戴盖头,其色有绿、黑、白之别,反映的就纯粹是年龄级差:少女一般戴绿盖头,结婚后戴黑盖头,而老年人戴白盖头。此外,还有其他各种功能,都必须详细调查。
  2. 饮食习俗。
  (1)饮食的种类。
    主要食物有哪些种类?最有特色的食物是什么?饮料可分为天然饮料(水果汁等)、人工饮料(茶、咖啡等)和发酵饮料(酒等)等,当地最为普遍的饮料是什么?最有特色的饮料是什么?各种礼仪中的特殊食品和饮料,如各类节日、宗教仪式、人生礼仪中有哪些特殊的食品和饮料?烹调方法有什么不同?干鲜果品类食品的吃用习俗有哪些?
  (2)烹调技术和保存食物的方法。
    当地烹调技术主要有哪些?当地比较喜欢什么烹调方法(烤、炒、炸、煎、煮等)?制作饮料的技术有哪些?保存食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如烟熏、腌制、晒干、烤干、卤制等)?最有特色的传统的保存方法是什么?
  (3)饮食与健康。
    当地反映在饮食方面的医学知识,饮食与身体健康的知识,当地有哪些药膳?制作药膳的方法有哪些?
  (4)饮食禁忌。
    当地在饮食方面有哪些禁忌?禁忌与宗教、民族、文化有什么关系?
  3. 居住习俗。
  (1)房屋的种类。
    当地房屋有哪些种类?如木房、竹房、毛毡房、土坯房、砖房、窑洞、石砌房、树皮房等,以及移动房屋与固定房屋、平房与楼房等。最普遍的是什么房屋?普通房屋和新婚房屋有什么不同?下层民众房屋与上层人士的房屋有什么差别?当地传统的房屋是以户为单位小型房屋居多,还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大型房屋较多?四合院、围屋、木楞房、戏楼、磨房、碾房等的具体形制。
  (2)房屋结构。
    大型房屋的内部结构很复杂,小型房屋的结构较简单。有些民族传统的房屋结构有严格的规定,卧室、厨房、会客厅、祭所等都有共同的规则。如何划分上房、下房和配房?卧室有无尊卑、长幼、妻妾、嫡庶之分?男卧室与女卧室在方位上有无区别?厨房、餐厅一般在什么方位,会客厅在哪个方位?江南的混堂形制与部位。是否有取暖设施?有哪些采光和照明设施?厨房和贮藏设施有哪些特色?房屋有无辅助性建筑?房屋有无公共建筑,如仓房、畜栏等?
  (3)房屋与环境。
    房屋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如房屋类型与自然环境、房屋结构与自然环境、房屋位置与自然环境、建筑材料与自然环境、房屋形制与自然环境等;房屋与当地社会环境的关系,如客家大围龙屋有利于防守,这与历史上当地经常发生族群冲突有关系。
  (4)房屋与信仰。
    如何选择房屋地点,是否需要请风水先生看风水。房屋朝向,门楼朝向,影壁、影壁形制与雕刻、功能。房屋与信仰的关系。建筑与信仰。有无专门供奉神灵或祖先的房屋和祠堂?房屋朝向与民族来源有无联系?有无避煞方法,如使用泰山石敢当?
  (5)建造方法。
    不同类型的房屋有不同的建造方法,如蒙古包式的移动房屋与固定的砖木结构房屋的建造方法完全不同。如何打地基?如何筑墙?如何盖屋顶?门窗如何安置?当地最有特色的建造方法有哪些?
  (6)造型艺术。
    房屋的造型有哪些特色?房屋内外的装饰艺术如何(包括雕刻、绘画、室内装潢等)?雕刻的形式有几种(木雕、砖雕等)?装饰图案主要有哪些?象征意义是什么?
  4. 交通习俗。
  (1)道路与桥梁。
    当地与外界有哪些道路相通?是否有从古代沿袭下来的古道?传统的道路如何开辟和维修?当地有哪些桥梁?是石桥、木桥,还是用藤或绳编的吊桥?有哪些桥与传说有关?修桥补路与信仰有哪些关系?
  (2)陆上交通工具。
    作为交通工具的有家畜,各地常见的有牛、马、骆驼、毛驴、骡等。用以载人的为骑畜,用以载货的为驮畜。除了家畜外,还有车、雪橇、爬犁、滑雪板。当地传统的陆上交通工具有哪些?当地的车是如何制作的?有什么特点?赶马驴、赶车的脚夫有什么习惯?如何跨过河、涧?跨过河、涧的桥梁如何建造?过河、过桥、行车有什么规矩?
  (3)水上交通工具。
    传统的水上交通工具种类繁多,原始时代通常用大树干、大葫芦、树皮或芦苇束等进行漂浮。在现代水上工具发明之前,古代人们创造过众多的水上交通工具。沿用至近现代的有葫芦舟、皮船、皮筏、皮袋、桦皮船、独木舟、木板船等,当地最有特色的传统水上交通工具是什么?行船有什么规矩和忌讳?
  (4)交通工具的制作方法和使用经验。
    如何制作车厢、车轮?如何驾驭马车、牛车?有什么特殊的驾车方法和经验?皮筏、皮船、皮袋等如何缝制?如何使其不进水和不漏气?如何充气?如何装载?独木舟主要用什么木料?如何制作?通常是什么造型?木板船用什么木料?有哪些类型?如何拼接木板船?船上是否有锚、罗盘等?是否有固定的舵和橹?使用各种水上交通工具有哪些特殊的方法和经验?
(四)调查成果
    普查结束时,调查组(队)要将所调查的内容和初步研究结论撰写成调查报告,作为本次普查的最终成果。调查报告的构成,可参照“生产商贸习俗调查提纲”关于调查报告的要求。各门类的文字记录资料、照片、录音、录像、手绘资料,作为“附录”附之于文末。消费(衣、食、住、行)习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重要部分,其中有大量应予以保护的项目,应特别加以强调,并在调查报告中提出保护意见,供文化主管部门参考。
    普查中所获(搜集、捐赠、购买)实物,应登记造册,普查结束时,一并上缴上一级主管部门存档和保护。

十一、人生礼俗调查提纲

(一)概述
    人的一生要经过一个个“人生之节”:诞生、成人、结婚、死亡等。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为了保障平安,都要相应地举行“通过仪式”。因此,人生礼俗是由一连串的通过礼俗构成的。
    人生礼俗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独有的文化现象。人生各阶段的划分,因民族和社会不同而繁简不一。有些民族划分的阶段较多,有些民族较少。在大多数民族中,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婴儿、儿童、成年、老年诸阶段,人生礼俗通常也分为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由于人生礼俗贯穿于人的一生生活过程的始终,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人一生的记忆影响很深。在中国各民族中还特别注重诞生礼的周期礼俗,由“过生日”的礼俗,发展到多种多样的“寿礼”,极具特色。
    人生礼俗多受信仰或宗教的影响,有的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人生礼俗是各民族创造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它不仅可以造福于当代,而且可以造福于子孙万代。首先,人生礼俗具有强化其重要性的作用,人的一生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也就是从一种社会身份过渡到另一种社会身份。社会身份的改变,责任、权利和义务也有所不同。因此,人生礼俗可使当事者更好地明确进入新阶段后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这种礼俗无论对个人的一生,还是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人生礼俗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重要资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生礼俗成为许多游客的重要参观项目之一。
(二)调查方法
    调查人生礼俗的方法,较普遍的是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和拍摄录像三种方法并举。
    文献调查法在调查人生礼俗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一,了解人生礼俗的的历史变迁情况。人生礼俗普查工作不仅要了解现状,而且还要了解它的起源、发展和变迁的过程。因为文献记录的过去的历史事实,有些文化现象历史渊源久远,可以追溯到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前,通过文献资料,可以再现该仪式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状态;其二,有助于恢复某种仪式的原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的人生礼俗受到严重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传统文化得到恢复,但不少人生礼俗与传统的已大不相同,通过了解历史上的情况,可以参照历史原貌进行修正或创新。
    实地调查法,即选择人生礼俗保留较为典型的地区进行全面的调查。实地调查的方法有多种。调查人生礼俗最好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两种方法并举。观察法观察仪式的全过程,了解仪式的各个环节。访谈法了解仪式的内容、过程及各种仪式的象征意义。观察和访谈可以相互补充,互为前提。
    拍摄录像是现代实地调查的重要方法之一。拍摄仪式过程的录像,可以完整地记录和再现其过程,可以永久保存,并可反复观看和利用,具有重要价值,既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又有利于研究,同时也有利于传播。但录像之前必须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否则会引起麻烦。尤其是一些宗教信仰仪式,有些民族不允许录像或拍照。
    调查在什么地区进行,在多大范围内进行,调查前都要做充分的考虑。为有利于达到调查目的,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地区进行调查。所谓“有代表性”,即人生礼俗在该地保留较完整、较典型。人生礼俗在每个地区都存在,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对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调查和保护。所谓“有特色”,就是该地的人生礼俗较为特殊,与其他地区差异很大,而且具有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调查点可选一个点,也可以选两个点或三个点。
    调查安排在什么时间进行,要根据不同的调查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要考虑农事、气候和当地人生礼俗举行的时间。最好选择举行仪式的时间前往,亲身感受和观察人生礼俗风情和盛典,可保障调查资料更加可靠和准确。严格防止做礼仪表演式的调查采录,特别是有特色的民族婚礼的表演,不得作为普查依据。要做真实婚礼现场采录。
(三)调查内容
    人生礼俗各民族繁简不一,这里就较普遍的设计一些调查提纲。
  1. 妊娠习俗。
    受孕被认为是生命的开始,所以人生礼俗习惯上是从受孕说起。有哪些生育信仰、习俗和求子习俗?怀孕后有什么妊娠禁忌(食物禁忌、语言禁忌、行为禁忌)?
  2. 分娩习俗。
    分娩习俗包括分娩产房有什么习俗?分娩前有哪些准备?分娩时有什么禁忌?分娩过程以及产后习俗,如胞衣处理、新生婴儿的护理、坐月子、产翁习俗等。
  3. 诞生和命名习俗。
    一些民族或地区婴儿出生后必须举行诞生礼,婴儿才被承认为社会的一员。诞生礼的时间和仪式各民族、各地不一。诞生礼俗调查内容包括仪式的时间、仪式的过程及习俗和禁忌。
    婴儿的命名通常是诞生礼的内容之一,有些民族则在满月礼上举行命名仪式。由谁来命名?命名的方式有几种?
  4. 满月礼、百日礼和周岁礼。
    满月礼有的在满一个月时举行,有的在40天时举行。满月礼调查内容包括举行的时间、仪式、内容、习俗和禁忌等。
    百日或称“百岁”是祝长寿的仪式,仪式有哪些内容、习俗和禁忌?
    周岁是诞生一周年时举行的仪式,旧时北方行“抓周”仪式,用以预测小儿一生职业。各地、各民族的周岁仪式内容不一,各有特色。
  5. 成年礼。
    成年礼是由少年进入成年人行列的标志,举行成年礼后获得社会的承认,并担负起各种社会责任和权利。成年礼的举行时间各民族不同,但一般在12-20岁之间。成年礼的内容包括举行时间、男女的异同、考验方式、服饰和装饰的改变、习俗和禁忌等。各少数民族的成年礼,多姿多彩。
  6. 婚礼。
    婚礼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礼仪。婚礼因民族和地区的不同而有异。婚礼内容包括:(1)缔结婚姻的方式:自主婚、父母包办、交换婚、买卖婚、抢婚、姑表婚、姨表婚、夫兄弟婚、妻姊妹婚、招赘婚、童养媳婚、指腹婚、服役婚、转房婚(寡妇转嫁亡夫的兄弟)、冥婚等;(2)缔结婚姻的程序,如汉族缔结婚姻的程序有“六礼”之制: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小定”;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 “择日”;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少数民族缔结婚姻的程序有所不同,各具特色;(3)婚礼仪式程序:女方送亲仪式、男方迎亲仪式、出门、进门、正式仪式、闹洞房仪式等;(4)婚礼各种仪式的象征意义;(5)婚礼后各种习俗;(6)婚后传统的居住方式:长住娘家、从妻居、走访婚等;(7)离婚习俗等。
  7. 寿诞礼。
    又俗称寿礼。通常年龄不足半百的男女,俗称“过生日”,不敢称“寿”,年龄到60岁时,按汉族传统干支纪年,年满一个“甲子”的周期,就是“六十花甲”寿辰。此后,每过10年,儿孙要为老人办寿礼。各民族为老人举办寿礼都有哪些仪式程序?是否举行寿宴?亲友如何献寿礼?祝寿的象征习俗有哪些?有没有特殊年龄的寿礼习俗?如“六十六”大寿、“八十八”米寿等说法?寿礼仪式有无赞礼人?有无歌舞祝颂?当地有无长寿的民间信仰?
  8. 葬礼。
    葬礼是人一生的最后一次礼仪,是人死亡后由亲属、邻里、友好等进行哀悼、评价的仪式,同时也是殓殡祭典的仪式。调查内容包括:(1)关于死后世界的各种信仰;(2)去世前的习俗和禁忌;(3)遗体的处理和安置;(4)报丧的方式;(5)奔丧的过程;(6)守灵的各种习俗;(7)送魂与招魂仪式;(8)吊唁的方式;(9)入殓习俗;(10)送葬习俗;(11)埋葬的方式,包括土葬习俗:墓地的选择、朝向、墓穴、棺木、入葬、修坟等;天葬习俗:风葬、鸟葬、野葬,火葬习俗,崖葬习俗,二次葬习俗,合葬习俗;(12)陪葬品;(13)葬后禁忌和习俗;(14)戴孝习俗;(15)葬后祭祀:七日祭、四十日祭、百日祭、周年祭、三年祭等;(16)葬礼各种经书和仪式的象征意义等。
(四)调查成果
    调查报告是一个地区或一个项目的普查工作的最终成果之一。调查结束时,要撰写一份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有研究结论的调查报告。人生礼俗的调查报告,可单独成篇,也可与民俗的其他部分联合成篇。但由于在人生礼俗调查时强调选点和事件的“代表性”,故在撰写调查报告时,除综合、概括地写出一个地区(如县)当前仍流行的,即所谓“活态的”民俗外,还可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事(如婚礼或葬礼)和人(如寿礼)写成个案调查。

十二、岁时节令调查提纲

(一)概述
    岁时节令是人类群体在漫长的农、牧、渔、猎文明中逐渐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生产经验的结晶。作为一种群体性的文化符号,岁时节令的形成原因是多元的:或因季节变化而形成的生产生活段落,或因天文历法现象与人生的关联,或因某种民间信仰和宗教理念的推动,不一而足。随着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随着产生不同的需要和活动,逐渐形成诸多与节气相关的风俗习惯。
    传统的民俗节日大多是在岁时节令的基础上形成的。“节”是对岁时的分节,把两节交接之日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令。传统节日有三个来源:一是源于生产祭祀;二是宗教节日;三是传统民族节日。三者往往互相渗透、交融,形成民俗节日。传统节日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汉族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岁时节日习俗因地区、民族、宗教不同而有差异。在节日期间,通常有各种祭祀、娱乐或竞技活动,形成多姿多彩的岁时节日习俗。二是少数民族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藏族的藏历年,瑶族的达努节,侗族的花炮节,彝族的火把节,高山族的丰年祭等,节日的娱乐性、竞技性、仪式性更强。这些节日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大多都是以喜庆欢乐为特点。人们盛装集体活动,喜气洋洋,互相祝福,祈求风调雨顺、村寨平安。
    与岁时节令相关的庆祝、祭祀习俗是各民族创造的文化遗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社会,它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功能。在当代,它仍具有极大的作用:一是具有强大的家族、民族的凝聚作用,几乎所有节日都含有祈求风调雨顺、团圆吉庆、和顺幸福的深意(二十四节气如此,二十四节气之外的也有,如二月二);二是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使广大民众一年四季都有节日,而节日期间普遍有各种娱乐或祭祀活动。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岁时节日,大多都有集体性的娱乐或竞技活动;三是它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因为岁时节日习俗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可以作为旅游、参观的重要项目。
(二)调查方法
    调查各民族、各地区的岁时节令习俗,必须注重如下几点:
    其一,选点要选好。一是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调查。岁时节令习俗在每个地区都存在,但有些地区保留较完整、较古朴,具有代表性;二是要选择具有特色的地区进行调查,即选择该地区的岁时节令习俗与大多数地区差异很大,而且具有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
    其二,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和拍摄录像三种方法相结合。岁时节令习俗的文献资料很多,在古代文献和地方志中均有大量记载。了解历史上的岁时节令习俗,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当代岁时节令习俗的来源及传承根基,并有助于复原当代某些习俗的原貌。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调查,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实地调查与其他民俗调查一样,通常是观察与访谈相结合。此外,还必须拍摄录像,以完整地记录其过程。节日调查一定要重视节庆活动的全面性及动态性,进行综合整体的采录,甚至也可以分析出多个项目调查各种民俗单元的细部。
(三)调查内容
  1. 节气与习俗。
    节气与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和祭祀密切相关,不同的节气一般都有不同的习俗。
  1)二十四节气与生产习俗。节气是否都有与生产相关的活动,如果有谁主持?哪些人参加?有什么具体的活动?有什么生活禁忌?与节气和生产有关的格言谚语有哪些?
  2)二十四节气与社会生活习俗。有些节气不仅与生产有关,而且还是全社会共同的节日,并有大致相同的祭祀或庆祝活动。如立夏、立秋等节气,许多地区都庆祝这些节气的到来,每家每户都要做特殊的食物庆贺,邻里、亲属之间相互庆贺,有些地区还有各种禁忌。
  2. 节日习俗。
  1)节气性节日一般有春节、元宵节、龙抬头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重阳节、中秋节等汉族传统节日,人们如何过这些节日?需要吃哪些特殊的食物?有哪些宗教性或集体性活动?有哪些社会性的活动?有哪些娱乐性或竞技性的活动?参加共同活动时有无等级、性别、年龄、已婚或未婚的不同?有无禁忌等。
  2)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分类?哪些与季节有关?哪些与民族信仰有关?哪些与纪念祖先或古代英雄有关?哪些与神话、传说有关?节日庆典仪式程序有哪些?娱乐、竞技活动有哪些?
   3. 节日变迁。
     汉族和少数民族节日在近百年有哪些变化?共有几种形态,洋节传入情况,民众有什么反映,等等。
  (四)调查成果
    调查工作结束时,要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普查工作的最终成果之一。调查报告的写作,请参考《生产商贸习俗调查提纲》和《人生礼俗调查提纲》中的有关要求。凡重要的、有特殊性的、有代表性的节日,如某民族或某地区的某个特殊节日,要撰写专题调查报告。近年来,关于春节、端午节等民族节日,学界和媒体上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学界还缺乏有创意有深度的个案调查和完整的音像作品。从学理上说,民族节日也是一种行进式、通过式的仪式,大都伴以群体性的祭祀(酬神)、文娱(娱人)活动,以及民族族源或英雄人物传说,要注意调查其隐含着的文化内涵与深层的象征意义。
    录像对于岁时节日特别重要,是记录和保护这种民间文化形态的重要手段,也是这次普查的重要成果之一。

十三、民间信仰调查提纲

(一)怎样看待民间信仰的问题
    民间信仰指人民大众的各种信仰,包括普通群众的多神崇拜,对萨满、巫觋、巫术和人为宗教以外的多种俗信。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对于民间信仰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因为民间信仰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它是从采集、渔猎、游牧或农耕文明社会传袭下来的文化遗产,其中有一定的合理内核,在文化发展中也发挥了特定的历史作用。为了正确对待它,就首先应该了解它,找出它产生的背景、活动及对社会的影响。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信仰中保留了不少民族历史文化,其祭司是当地文化的重要传承人,如纳西族的东巴、耳苏人(藏族的一支)的沙巴、彝族的毕摩、满族和蒙古族等北方民族中的萨满等。他们除了从事民间信仰活动外,也掌握本民族的历史传说、史诗、神话,对天文、历法、医药也有较多掌握,有些还用图画、象形文字写成经书,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为了传承文化、从事信仰活动,他们还发明了文字,如东巴文、彝文、沙巴文,等等。这种情况在民族地区大量存在。至于各地流行的庙会,已经俗信化了,它绝不是单纯的民间信仰活动,而是集信仰、商贸、娱乐、旅游于一身,是民间喜闻乐见的盛会。由此看来,民间信仰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民间文化形态,应把它作为保护的重点项目之一。
    目前,民间信仰有不同的处境,在某些民族地区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民间信仰,有些地区的民间信仰已经消失,但又冒出一些新的信仰,真伪一见便知;还有些地区民间信仰已经消失,仅仅保留在老人的记忆中;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地区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利用民间信仰的形式,炮制出一些类似民间信仰的艺术表演。上述情况为保护工作添了不少麻烦,加大了工作量,这是应该估计到的。不过,我们应该根据对象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抢救方式,并弄清哪些东西并不是我们的保护对象。要去伪存真,严格防止胡编乱造。在已有的调查研究中,有些民族的民间信仰的保护或调查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经书也进行了整理、注释,如纳西族的东巴经、彝族的毕摩经、壮族的么经、水族的水书,还有湖南女书,这些工作早已列入国家民委的民族古籍整理计划中,我们应该认真吸取已有成果,不必要进行低档重复。
(二)分类
    民间信仰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科学达不到的地方,就有民间信仰发生影响的空间。即使科学发达的今天,宇宙间也有大量人类未知或至今无法认识、无法解释的领域。民间信仰将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民间信仰以鬼神崇拜和灵魂观念为基础,形态多样,仪式迥异,研究不够,故难于分类。为了调查的方便,试拟类别如下:
  1. 原始信仰。
    包括对自然现象、自然物、动植物、精灵、鬼灵、灵魂的崇拜及生殖崇拜。
  2. 俗神信仰。
    包括福、禄、寿、喜、财神、土地神、娘娘神、行业神等杂神信仰。
  3. 祖先信仰。
  4. 庙会。
    包括与庙会有关的各种花会、团体,要调查其在庙会上、乡村社会和日常民众生活中的功能。
  5. 巫术与禁忌。
(三)调查方法
    民间信仰渗透于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衣食起居,岁时节令,山水景物,人生礼俗,无不与民间信仰有关联。而就全国范围来说,对民间信仰进行的调查还很不够,大部分要从头做起。进行调查时,除了向普通老百姓个人或家族做调查,以及采用“生产商贸习俗调查提纲”中讲的一般方法外,调查民间信仰要侧重访问民间信仰职业者,其中包括萨满、巫觋、祭司和各种信仰者,不仅要个别采访,还要观察他们所从事的占卜、祭祀和巫术活动,看的要细,记录要详,对民间信仰的服饰、法器、乐器、经书(口头、书面)应该尽量搜集、记述。庙会,特别是一些在当地或全国有很大影响的庙会,如伏羲庙会、女娲庙会、泰山庙会、妙峰山庙会等,应列为专题调查项目进行调查。有的庙会,此前已做过较完善的调查,要充分利用和尊重前人的调查材料和调查结果,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新的调查。
    其调查成果,要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资料和调查结论外,还要对仪式活动多拍照片,最好录像,留下形象的记录。有关民间信仰的实物也要多多搜集,再不搜集以后就看不见了。
    鉴于过去曾受极左思想影响,常把有关民间信仰的实物视为历史垃圾、罪证,一些地方公安部门收缴了不少民间信仰实物,其中有些是珍品,在调查中应该走访一下公安机关,看看有关资料的记录。
    最后,把有关实物送进博物馆,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将来后人看了会知道历史上曾有过上述民间信仰,其学术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四)调查提纲
    民间信仰调查范围广泛,试拟出一些问题作为调查时的参考:
  1. 当地有无预兆信仰,如天狗吃月亮、月蚀传说?
  2.有多少种占卜工具、方法,怎么解释占卜征兆?有无卜书?民间有无扶乩、相面、算命、求签、阴阳先生等,他们留下什么书面文字?
  3. 有哪些神灵?如天、地、山、河、土地、龙王、水神、河神、海神、妈祖等自然信仰?有无神像?
  4. 有无祖先信仰?神像是雕刻的,还是绘制的?祭祀的时间、地点(家祭、祠堂)、仪式,由谁主持?用什么作供奉与牺牲?祖先魂在何处?天上还是祖居地?怎么把他们请回来?祖先显灵方式?过阴、游魂怎样?
  5. 有哪些动植物和无生物崇拜?如羌族的白石祭、鄂伦春族的葬熊、彝族的崇虎、畲族的盘瓠祭、土家族的敬白虎等。有哪些盛大的祭典?如祭山、祭海、祭潮,等等。
  6. 家庭除祖先外,还有什么神?如灶神、门神、火塘神、房脊神、床头婆,各自的祭祀时间、地点、仪式,各种神有什么传说?
  7. 有无生殖信仰?如女阴、男根、共性同体、石祖、求子等。
  8. 在城市商业活动中,有无祖师、行业神及有关庙宇?何时举行祭祀?活动有哪些内容?
  9. 有什么巫术活动?求丰年、求雨、招晴安、禳灾、驱鬼、神判、诅咒、送凶等,要搜集记录仪式的全过程。
  10. 村落、部落、社区内有无圣地?或者共同的信仰对象?如傣族的寨山、勐神,蒙古族的敖包等。流行什么传说,有什么祭祀活动?
  11. 重大的庙会活动,如伏羲庙会、女娲庙会、土地庙会、城隍庙会、火神庙会、娘娘庙会、泰山庙会等。香会(花会、兽会与截兽会、文会、武会、幡会等)的性质、组织、作用和文化涵义。家族是否有祠堂、家庙,以上仪式过程如何?
  12. 有无精灵信仰?
  13. 有什么鬼?泥鬼、草鬼、石鬼,每种鬼的名称、形象、传说,使人生什么病、怎么驱赶?
  14. 有哪些从事民间信仰活动者,如萨满、巫觋、神汉、祭司、占卜师、相面师等?他们是怎么产生的?世袭还是师徒传授?他们的知识从何而来?有无昏迷术、跳神术?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特权,生活来源,从事什么活动?有无服饰、护身符、法器、乐器、神像、巫画、神画、面具、经书、巫棒、权杖?

十四、民间知识调查提纲

(一)概述
    民间知识是自古传承下来的经验性的传统知识,其特点有二:其一,在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二,有一定的应用性,但没有达到现代科学的水平,包括天文、历法、数理知识,医药卫生等。这些朴实的知识,虽然不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知识,但它们是人类在历史上征服自然、防止疾病所积累下的精神财富,无论在科学史研究上,还是在解决民间生活的需要上,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现代科学是在民间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民间知识也是21世纪初启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抢救与保护的对象。
    长期以来,由于民间知识比较低下,没有经过科学验证,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中国社会的转型,民间知识已经处于弱势,有的甚至濒临消亡,但作为民间文化的一种普遍形态,民间知识是有一定历史、学术价值的,在民众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地位,故对其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和记录,把有关实物送进博物馆,无疑是时代的要求。
(二)调查方法
    在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应该运用一般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方法和手段加以全面的调查和记录,其中有些项目比较困难,则应请有关专家参加,如各民族的历书,涉及天文历法知识,有些是用民族文字写的,还要进行翻译。像藏族、蒙古族、纳西族的天文历法是很丰富的,一定要请天文专家参与。又如在西南诸民族中过去以毒药狩猎,有植物和动物两类,仅彝族就有毒药几十种,对此进行一般性调查也是不够的,必须请医药专家介入,采集标本进行科学化验,最后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至于各民族的医药宝库就更丰富多彩了,如藏族的藏医、藏药,蒙古族的蒙医、蒙药,瑶族的瑶医、瑶药,可以说,绝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医药,在医药方面有过重要贡献,这次抢救就是要把各民族在古代科学史上的贡献挖掘出来,有些还要安排好传承人。又如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居,这些民居的建筑设计者就是当地的大木匠,他们有极其丰富的建筑学知识。所以,在挖掘民间知识的工作中,要侧重向祭司、师公、大木匠等民间知识的主要传承人调查。
(三)调查内容
    民众生活是广阔的,民间知识自然也就十分广阔。我们的调查要有所选择,主要调查内容有以下八类:
  1.医药卫生。
    当地流行什么疾病?对人们的威胁程度有多大?对各种疾病怎么治疗?有哪些药物、偏方和有关巫术?儿童患病怎么解释和治疗?外伤和妇科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有无避孕方法?怎么控制生育?草药的炮制和疗效怎样?有无巫医、草药医?有无预防、免疫措施?如沐浴节、洗脚大会,火疗方怎么进行?赛跑抱石发汗法的用意是什么?当地有无爱药、爱符?怎么进行施发?有什么蛊药?怎么饲养蛊?它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消极作用?
  2.物候天象。
    对天象、星辰怎么称呼?有无二十八宿?方位观念如何?方位与人生关系如何?风、雨、雷、电、地震有哪些传说和解释?有关气候谚语的实际应用有哪些?有什么历书?
  3.灾害。
    关于自然灾害的观念与知识,怎么预防瘟疫、地震、虫灾等。
  4.数理知识。
    有关计数量、计时辰、传统数字演算典故及其计算方法和举例。
  5.测量。
    度量衡的种类、使用方法。怎么以石子、尺、秤、算盘、升斗、水碗计量?怎么用手、足趾、步测量?对水利的测量,关于分水器。
  6.记事。
    关于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石子记事的应用以及象形文字、图画文字。
  7.建筑。
    有关木工学徒、民间的鲁班经用法、鲁班信仰、建筑设计及泥作、石作、瓦作等。
  8. 其他。
    有关地理、风水和动植物、矿物的知识(名称、种类、用途等),有关各种毒药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十五、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调查提纲

(一)概述
    民间游艺是指流传于各民族大众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传统体育与竞技是指活跃在各民族民间的传统体育、技巧的比赛活动。我国的民间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历史悠久,它们分别和家庭、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及军事战斗紧密结合,创造并传袭了形形色色、花样翻新的文化表现形式。早在古代的育儿习俗中就已经有了家庭主妇用童谣教给幼儿做游戏的活动,在成人中也有聚会、郊游时的嬉戏玩乐。至于竞技体育,早在旧石器时期就已经有了投掷石球的狩猎活动,是投掷运动的祖型。在古文献中记述了古代角力拳斗的流行。《史记》中记述了古代游戏比赛的情景。春秋时就有了荡秋千的活动,战国时对奕下棋的竞赛已成风气。在农耕(游牧)文化背景下,民间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始终成为民间娱乐的最主要的形式,可供全社会的群众参与。有个人项目、二人以上,甚至几十人、上百人的集体游戏和竞赛。各民族的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几乎都和本民族的独特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别具风情。像蒙古草原上的赛马,哈萨克草原上的“姑娘追”,满族的“斗蛐蛐”,锡伯族的抓“嘎拉哈”,苗族的斗水牛,汉族和西南少数民族的划龙舟,等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流传至今。
    但是,现代化的急剧发展,现代媒体的游戏,电子游戏机的流行,使传统的游戏受到了严重冲击,许多游戏迅速失传;现代体育竞赛的飞速发展,无情地冲垮了民间传统体育与竞技的防线,使它们濒临消亡。为此,亟待普查现存的民间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的宝贵遗产,使其优秀的项目得到保护,或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二)分类
    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在民间生活习俗中,五花八门,样式繁多,许多游戏规则和竞赛规则也都十分复杂多样,因而它们的分类也较为困难。现大致划分如下:
  1. 民间游戏。
  1)室内游戏包括母婴(幼儿)之间的互动游戏,常配有儿歌、童谣,以及男女儿童在室内模仿成人过家庭生活的“过家家”之类的游戏等。
  2)庭院游戏以少年时期的户外活动为代表,如捉迷藏之类,或与小型比赛结合玩耍弹球、踢毽子、抓石头、跑风车、滚铁环等。
  3)智能游戏以启智为目标的,有猜手指、猜拳“石头、剪刀、布”,解口算趣味题“大小马驮百块瓦”,藏物找物等。
  4)助兴游戏、假日聚会、聚餐时的助兴活动,如:“猜拳”行令、击鼓传花等。
  5)博弈游戏、原本是下棋、纸牌、博彩的游戏,后发展成为赌博和现代竞技比赛。
  2. 传统体育与竞技。
  1)赛力竞技,如:举石担、石锁、角力、拔腰、牵钩(拔河)、爬竿、扔沙袋、搏击、散打及各路武术等。
  2)技巧竞赛,如:跳绳、踢毽子、跳马、荡秋千等,为单一技巧类。各民族的赛马、马术是综合技巧类,如:“叼羊”比赛、马上骑射、马上击球之类。
  3)杂耍(艺)竞技,即凡利用各种动物的打斗为竞技手段的都可归入杂耍竞技,如:斗鸡、斗鸟、斗蛐蛐、斗牛赌胜负的活动。凡利用表演道具耍各种技巧动作的,也可归入此类,如:放风筝、抖空竹等。
(三)调查方法
    除通用的普查方法外,游艺、竞技的调查法,主要在于调查者把握三个关键:一是详细调查游艺、体育与竞技的表演形式的全过程,要采录游艺、竞技的所有顺序,要求绘制出模拟游戏、体育与竞技先后场景的连环图样;二是详尽记录说明游戏规则和竞技规则,以达到能够复原、演示及传习的效果。调查者在现场调查中,应当进入游戏当中或参与体育、竞技当中,掌握所有活动过程的要领;三是征集民间游艺、体育与竞技的玩具、道具、器械等民俗实物。
(四)调查提纲
  1. 本地区、本民族有哪些父母和婴幼儿的育儿游戏?怎样玩法?有相应的儿歌、童谣吗?游戏歌有哪些?
  2. 有哪些适合少年儿童的庭院、户外游戏?参加人数多少?游戏中的口头号令与话语有哪些?用什么物件做道具或玩具?是同性游戏,还是异性混编游戏?
  3. 青年男女的游戏活动有哪些?有什么游戏规则和要求?游戏的季节、时间有选择吗?游戏的领头人是如何组织游戏的?有什么民俗背景?
  4. 成年人、男主人、主妇、老年男女都分别有哪些游戏?节日喜庆时做什么游戏?大规模的游戏有没有?是什么形式,有什么规则?
  5. 本地区本民族有什么经常举行的大大小小的民间体育与竞技赛事活动?有什么具体的规则?与当地民俗民风有什么联系?参加人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怎样玩法?这些传统体育与竞技的传承如何?
  6. 有斗牛、羊、禽鸟、昆虫的娱乐赌赛活动吗?训练动物打斗的方法有哪些?斗牛之前举行什么仪式?有什么禁忌?
  7. 传统体育与竞技的得胜者能获得什么奖项奖品(家畜、家禽、钱财、或其他)。
  8. 主持传统体育与竞技活动的决裁人是什么艺人或传人?有什么权威性?传统体育与竞技的得胜者在社区中有何种荣誉和待遇?
(五)调查成果
  1. 普查结束时,要撰写调查报告。
  2. 调查中所获民俗实物,手绘图像等,要登记造册,连同实物一起上缴上级主管部门存档和保护。
  3. 有地域性意义或全国性意义的竞技项目,要有选择的拍摄录像照片,如浙江金华的斗牛、内蒙古的赛马和摔跤、一些民族地区的斗鸡,以及某些地区遗留下来的古代竞技体育项目,可拍摄成录像片,以备永久保存。

十六、传统医药调查提纲

(一)概述

中国传统医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医药蕴含了中华各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在其传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特有的认知思想、诊疗方法、用药技术等,具有系统性、完整性、高度文献化以及广泛传播的鲜明特征。2006年,传统医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家第一批保护名录,包括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炙、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和藏医药九个项目。保护我国的传统医药,成为全社会和广大传统医药传承人的重要责任。

中国传统医药的存在与发展形成多种多样,中医学以及部分民族医药因其较早地形成了系统理论与技术,脱离了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人们通过读书、师承学习即可掌握。但尚有一部分在民间流传的经验与技术,以口述的方式时代传承。进入21世纪以来,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传承医药的生存陷入被质疑、验证、萎缩的困境。掌握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思维方式者日见稀少,中医传统诊疗方法与技术日益淡化,中药传统炮制技术面临流失的危险,现代化制剂正在取代传制剂方法,特别是民间、民族医药的传承,面临濒危的境地。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目标要求,“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

传统医药在我国有着广泛的传播、传承,长期以来,未曾进行过全国性的普查,因此,传统医药的普查摸底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这次由政府主导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传统医药的普查带来了极好的机遇。需要我们提高认识、精心组织,统一部署,合理规划,对传统医药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建档,为传统医药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翔实的资料和可靠的依据。

(二)分类

中国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藏医药、蒙医药、维医药、泰医药、苗医药、壮医药、回医药、朝鲜族医药、土家族医药等各族医药的知识,与传统医药相关的实物、自然资源、社会民俗等均属于传统医药普查保护的内容。

中国传统医药保护的范围除了上述类别和类型的知识外,还涉及知识的传承、知识的载体,以及与知识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及其加工制作等方面。

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是传统医药中对人的生命现象的认识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临床表现及治疗等认知知识。

养生:是中国传统医药中关于养生、保健、防病、延寿等知识。

珍法:是中国传统医药中关于疾病状态下人体临床征象的知识。

疗法:是中国传统医药中关于疾病治疗方法的知识。包括药物疗法、针炙法、正骨法、推拿疗法、手术疗法、刮痧疗法等。

针炙:是中国传统医药关于针刺、艾炙治疗疾病的专门知识。

方剂:是中国传统医药关于方剂的名称、组成、用法、主治、加减、应用、加工制作等知识。

药物:是中国传统医药关于药物的名称、品种、产地、炮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等知识。

医事民俗:与传统医药相关的医事活动、传承人、传承方法、民间习俗等。

医药文献:包括医药古籍、图谱、文物、各种出版物、人物等。

(三)调查方法

中国传统医药传播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文献资料丰富、传承人众多,形式多种多样。在调查中采取社会团体调查与民间调查、实地调查与文献调查、全面调查和重点相结合的方法。

按照传统医药的分类分解任务,设计调查方案,有计划的开展普查,按统一要求撰写调查报告。

普查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参与调查的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运用文献调查、实地访谈、录音、录像、绘画等方法,客观地把所调查的内容记录下来,避免主观臆造,完整翔实地展现调查对象的真实面貌。

在全国范围内对文献、专家(有一技之长)进行普查、确认、整理、建档,编制各级、各类保护名录,建立专家、古籍数据库。

对民间传统疗法、民间单验方等进行普查、确认、整理、建档。对散在于民间的古籍、医药物、器物、场景等进行普查、确认、建档、建数据库。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下一篇]:关于民间文化的普查与分类问题